汪其良忐忑不安地跟在齐天等一行民政府官员后面,陪着他们查看被服厂的一道道的加工过程。
因为,在未来一到两个月内,齐大江等一行船队将会携带至少三千多的大明移民来到汉洲及威远岛。届时,这些新到的移民不仅需要粮食、住房,还需要两套换洗衣物。因而,民政府特别下达指令与被服厂,要求在一个月之内生产六千到七千套麻布衣服。
建业城被服厂作为汉洲成立最早的工坊之一,已经拥有两百六十余名女工,在理论上是可以维持汉洲所有民众的成衣需求。
但实际上,一些分了田产的移民,宁愿自己去到县镇上的百货铺买几尺布,回家让自己的妻子去做衣裳,以求节约几角手工钱。因而,建业被服厂的购买对象一般都是军民两政的官员、军官,以及部分水手和士兵家属。但是,这些购买群体,是远远无法填满被服厂的产量需求。好在,有大量的民政府和军政府采购,才能使这座被服厂得以满负荷运转。
“现在库存的棉、麻布还有多少?”齐天转头问物资储备处的一名官员。
“棉布的库存还有一万两千多匹,麻布还有两万八千多匹。”物资储备处主事王尚义说道。
“只有这么一点了?”
“建业府的储备是只有这么多了,若不是一直实行购买管制,恐怕早已消耗完毕了。”王尚义说道:“毕竟我们这里有三万多人,而且造船场那边的需用必须要满足。”
“也不知道移民船队能从大明运回多少棉麻布匹。”齐天摇摇头,不由苦笑。看来,威海那边的棉纺规划必须立刻实施起来,并且还要进一步扩大。否则,大明那边要是乱起来,再被荷兰人封锁着,那么整个汉洲恐怕就没衣服穿了。
“这里一个月可以做多少套衣服?”齐天问道。
“回大总管,我们被服厂一个月可以做八千余套衣服。”被服厂主事汪其良说道:“我们按照工事处推进的流水作业模式,将衣服的各个部位一一分解,由不同的生产小组先行缝制,甚至有的还委托居家妇人制作,最后统一组合生产。”
“你这种模式恐怕只能适合生产同一样式的衣物吧。”齐天笑着说道。不分款式,不分高矮胖瘦,只需要能满足身体遮蔽的简单穿着。
“大总管说的是。”汪其良说道:“这种生产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生产快,而且还能一定程度上节约布匹。”
“大总管,我汉洲除了造船场,其他所有工坊都实施了这种流水作业模式,不仅可以加快生产速度,而且还能对某些工序进行细微调整改善,对整个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工事处主事张兴达说道。
齐天听了,点点头表示认可。随即,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眉头微微皱了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