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315章 小说未发先火

胡小华此刻便看起了这一册《人民文学》,印刷有些破损,但并不影响阅读。

而且即便是不良品,她也看的很小心,生怕在书页上折出一个褶子。

毕竟这是国家和人民的东西。

她看一看没问题,但要是损坏了,胡小华就觉得自己是挖社会主义墙脚。

作为一名工人,一名无上光荣的工人,她不允许自己沾上这样的污点。

“红高粱?”

胡小华眼睛很好,60岁也没老花,借着昏灯,她勉强看清楚目录上的文字。

更惹她注意的是后面的署名,赫然写着“江弦”两个字。

胡小华没上过学,但她不是文盲。

众所周知,解放以后,全国5.5亿人口里,文盲占比高达80%,农村地区的文盲率更是达到了95%。

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也导致很多工作难以进行。

于是中央开展了扫盲运动。

白天工作,工厂晚上开设夜校。

胡小华作为一名工人,就是在那会儿被扫了的,并自此以后渐渐爱上了阅读。

“这不是《高山下的花环》的作者么?”胡小华嘀咕。

她年纪大了,很多看不来,也看的生气。

这些写文章的良心都坏了!

怎么里尽是些风言风语呢?

不过对《高山下的花环》这篇,她没的说,一部她看了好几遍,还推荐给了自己的爱人,每次看这篇,都会忍不住为其中的故事情节落泪。

感人至深!

写的太好了!

就因为《花环》这篇,她将江弦这个作家的名字默默的记在了心里,觉得这一定是如今为数不多的好作家、有良心的作家。

这一次又看到江弦的名字,胡小华自然克制不住的激动。

就安排在这一期《人民文学》的最前面,胡小华几乎不需要去刻意翻找页码,便找到了的第一页。

字体比较大的“红高粱”旁边,写了一段两三百字的“编制按”。

大意是说,前段时间,文学界由江弦打出了“寻根”的口号,文化界掀起了一场对“寻根”的思考与探寻。

江弦勇于实践,基于“寻根文学”的创作理念,写下了这部,故事讲述了高密东北乡一段壮怀激烈的民间抗日故事,赞颂民族大义,弘扬民族精神,完成了对革命历史战争题材“五老峰”的逾越

所谓的“五老峰”即老题材、老故事、老典型、老主题、老手法。

胡小华不知道这些,她关注更多的是的内容

——抗日故事。

这本该是一个很旧的题材,但却说江弦对这个题材实现了超越。

心中带着好奇,胡小华的眼睛扎进当中。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