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多少?统计出来没有?”
“山西4个,四川5个.广东34个,辽宁40个。”
中影的工作人员一张张的统计,看到辽宁这儿,实在忍不住了,倒吸一口凉气。
“特娘的,35个,他们辽宁放的完么?”
这会儿放映周期长,一部电影,先在大城市里放,放完又在小城市放,这么一放差不多一年过去了,完事儿农村还要来来回回放,好片子一上映,至少五六年都不下线。
辽宁能有几个市?
一个市算下来,平均得有3—4个拷贝,太特么奢侈了。
“咋就放不完。”
一名中影的人满脸不屑,“人东北的工人,一下班没事儿就去听听相声、看看电影,小日子甭提有多美了,你当都跟你们那穷地方似得。”
“别吵吵了。”
统计的人拿着一张纸,快速计算,然后公布结果:
“《少林寺》,35mm拷贝,299个。”
结果一出,全都瞠目。
“草,再加一部就破300了!”
“这片子要火。”
“要不谁再加一个拷贝,给凑个整?”
辽宁的代表夹着皮包,非常豪爽,“我们再加一个。”
周围同行顿时羡慕不已。
没办法,人家发行收入高,说起话来腰杆自然够硬。
沙滩北街2号。
一间办公室里,一群中作协的同志,正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一项评奖活动。
这个奖,并不是往年由《人民文学》主办的全国优秀评选。
而是遵循茅盾同志遗愿,为中国长篇发展建立的长篇奖项: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怎么评?怎么办?
这是摆在中作协面前的大问题。
此前,中作协已经有过全国优秀的评奖经验。
那会儿采取的方式是专家和群众相结合。
也就是群众投票,专家也来推荐。
既欢迎各条战线上的读者积极参加推荐优秀作品,也恳切希望各地的文艺刊物、出版社、报纸文艺副刊协助介绍。
后来又办中篇评选,这时候就更成熟了,专门成立一个读书会,聘请了大概18个文艺工作者,让这18个人进行了一个月时间的与外界隔绝的全封闭阅读,最后由他们讨论出评选的最终结果。
基于这样严谨的评选制度,几次评奖,可以说都办的很成功。
这回茅奖怎么办呢?
当然要吸收前面几次的经验。
于是中作协组织出一个“创研室”,来对作品进行评选,由《文艺报》的编辑谢永旺来负责评奖的日常事务。
谢永旺这会儿已经面无血色了。
茅奖的评选,弄的是轰轰烈烈。
这是新中国首次长篇评选。
评选的是过去几十年间创建的那些长篇。
几十年,这得有多少?
经各省市的作协分会、出版社以及大型文学期刊编辑部讨论,来自全国的58个单位,最后给他们创研室推荐了一共143部符合评奖要求的长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