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兵还在数百里之外,汴梁就已全盘慌乱。大宋朝廷除了降罪己诏之外,并没有拿出更具体的行动来安定人心。而朝中诸公私下里更都忙着分遣子弟家人逃往江南四川。公卿如此,何况平民?一时间汴梁群情如沸,有能力逃走的都在预备后路了!
要想逃跑,第一件要准备的事情就是把带不走或者很难带走的东西都换成能带走的财物细软。这个时候,有两件东西在汴梁大受欢迎!
第一件是汉部的纸通货——包括汉部所发行的信用交子、国债券和林氏东海钱庄的银票。汉部纸币合法的使用范围其实本应该只局限于辽南,但由于这纸币十分坚挺,所以其真正使用的范围早已渗入到大宋、高丽民间。高丽的开京,大宋的福州、泉州、广州、明州、汴梁都有汉部纸币在民间流通,至于登州那就更不用说了!
第二件是登州的“全包”船票。这门生意却是十几户山东商人想出来的买卖:他们利用自己的本地势力,前后串联,在汴梁-登州原有商道的基础上,开拓出了一条通往清阳港的商路。这条商路不运别的货物,就是安排人手,数十里便开辟一个客栈,所有客栈都只招待持有“全包”船票的客人。这些客人拿着船票一路来到登州后,可以马上乘坐海船前往江南、福建。可以说,这些商人卖的就是一条逃命的道路!由于前面几拨人马都走得十分顺利,给这条商道建立了信用,不久就让这全包船票大大抢手,甚至成为有意南逃的富人们的必备之物。其实这条商路出现的起因是一些福建、江南的富商担心留在汴梁的亲人部属没有退路而求山东的商人帮忙,结果这些山东商人做了几票之后发现这实在是个大大的商机,便把这种半赚钱半卖面子的举措完全变成买卖来做。
不半月间,汴梁难以搬运的东西便直线贬值!首当其冲的是房子,其次就是书物!汴梁是当世文化中心,即以津门这样的后起之秀,和遍地诗人脚印、学者遗踪的汴梁一比也是小巫见大巫。这个时代的汴梁,绝对是中华文献的宝库!可现在眼看着兵火将至,那一箱箱难以带走的书就都变成了鸡肋!一些像赵明诚那样的书呆子还会想方设法把心爱的书物保存下来,但大多数人却唯求脱手,以换金银细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孔壁书社的生意便大大火了起来!
孔壁书社是杨应麒上次来汴后设立的书社,几年过去,已经发展成为汴梁闻名遐迩的风雅之地。如今书社分为前后三进。
最前面临街分为左、中、右三堂。左边是名山堂,主要职能是收购汴梁的图书文物;中间是流觞堂,是士大夫文人游聚之地;右边寒窗堂则是一个提供免费阅读的图书馆。第二进是校书的场所,由于孔壁书社声明是在做一项公益事业,所以太学生甚至学界名流都给与很大的帮助,许多名满天下的学者都曾在这里帮忙校过书。最后一进才是书社员工活动、住宿的场所以及仓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