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导演的提示:这一幕的前半段,在全剧中属于“谐谑部位”,与前后形成明显对比,并构成全剧美学风格的调节。谐谑中,就会有不少漫画化造型。]
[这正是京城发榜的日子。地点在皇榜前面。]
[这个时间,这个地点,除了热闹,就是拥挤。各地考生和京城民众挤在榜前,指指点点,胡乱祝贺,开着玩笑。突然,“哐啷”一声,紫锣鸣响,揭榜了。一阵肃静,然后就是一片喧哗。]
歌队
(合唱)
揭榜,揭榜,
紫锣鸣响。
揭榜,揭榜,
万里遥望。
请到榜前看一看,
此地风景不寻常。
都是青衫作背影,
人人都在仰头望。
这些背影渐僵硬,
转身满脸是严霜。
这些青衫频抖动,
回首通体是春光。
严霜,春光,
春光,严霜。
小步默默回旅馆,
行李竹箱泪数行。
大步款款甩衣襟,
一曲在喉放声唱。
[台角一对市民父女的对话。]
市民父
女儿,走快点,听大曲去!
市民女
大曲?哪个戏班唱?
市民父
中榜的考生唱。这是规矩,中榜了,为了给家乡长长脸面,唱几句地方土曲,但那些书生都唱不来,磕磕巴巴还在唱,太逗了。
市民女
那才好玩,快去!
[榜前,一些考生低头离去,一些考生昂首四顾。他们现在的衣履,尚无差别。因此,在演出技术上,可让这两种考生围绕着皇榜以不同神貌轮流行转,即以“同群流转法”造成一种没完没了的队列长流。]
[昂首四顾的考生中有几个特别得意,他们来到了人群中央,从架势看,要唱点什么了。]
考生1
(白)
我是湖南长沙来的,中了!
[唱花鼓曲调。请注意,要唱得有板有眼,非常认真,并不荒腔走板。在这里,越是演唱得地道、认真,就越有谐谑效果;相反,越是演唱得油滑嬉闹,越会成为谐谑效果的灾难。此为戏剧辩证法,顺便一提。]
我这里,与诸位,
好有一比。
刘大哥,你是比我差啊,
胡小弟,我是比你强啊,
得尔来,得尔来……
我骑上白马去喝酒!
歌队和民众
你是状元吗?
考生1
不,不是状元,我是一甲二名,榜眼。
歌队和民众
咳!我看也不像,不像,不像……
考生2
(白)
我是浙江绍兴来的,也中了!(唱越剧曲调)
天上掉下个喜讯来,
分明是我的名字在上头。
别看它密密麻麻让人晕,
却原来我水到渠成得风流。
歌队和民众
你是状元吗?
考生2
不,不是状元,是一甲三名,探花。
歌队和民众
啊呀!我想也是,相貌不对,相貌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