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非正式饮宴一下便让叶安对孙复与祖无择有了认知,孙复是真正的学者,他渴求的是知识的彼岸,求的是大道。
而祖无择显然并非如此,他是带着一定政治任务来的,比如驳斥河西的“圣人出”之事。
所以在一个学者,一个政客之间,叶安当然是对学者礼遇有嘉,对待政客,没让他不明不白的死在凉州城已经算是客气了。
祖无择私下与那些来自东京城的酸儒有多少联系,这一点叶安最清楚,甚至比孙复更清楚,但同样叶安并不会因为他带有政治目的就动杀心,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他也是忠君爱国,也是在为天下太平谋事。
于是叶安便看向祖无择道:“本侯知晓你为何而来,所谓“黄河清”乃是确有其事,湟州湟水自绥远关开始清澈数百里,这是无数人见到的事实。
也恰巧在流至兰州进入西夏境内再次变得浑浊这也是事实,河西上下为此祥瑞而振奋,本侯觉得是好事,有好事之人将圣人之名归结到本侯头上,因是凝聚河西上下人心,本侯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所以才有了白虎圣府!
你想要驳斥此说就不要想着引经据典,而是要让河西百姓看到本侯的种种行径不配为这“圣人”之名!”
叶安儒雅的气度让孙复不得不佩服,他的话说的有理有据,若是站在河西的角度来说甚至一点问题都没有。
黄河清是事实,至于圣人出不出那就全看河西这么做了,老天都已经给了契机,河西用不用还真是人家自己说的算。
这么多天下来,孙复发现“河西自立”已是势在必行,甚至连他自己内心深处都觉得河西应该自立,国朝对河西的煎迫实在太多了些,以至民怨四起,而河西又是民意最甚的地方。m.
连官府都在提倡官员乃是公仆的说法,这是在把河西往自立的路上推,可怜自己的这位学生还未醒悟,依旧认为只是“黄河清,圣人出”的言论出现才会导致河西可能自立。
此时的祖无择已经不知该说什么,他当然也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自始至终国朝的那些大儒们都没有办法改变河西既定的事实。
“今日听闻叶侯的器道之辩,老夫茅塞顿开,只是不知河西之学是否能将“道”放在心中?”孙复颇为感慨的开口道。
已经上了马车的孙复猛地回头看向自己的学生道:“都这般地步了,你还看不清?!当年的党项能有如今河西之万一?
别忘了,去岁他叶安还率军灭了一国!虽黑汗非是万乘之国,可手下的骑兵却也毫不输党项的虎狼之兵!这般的强国却能被他叶安半年而破,其威略多类此呼?!”
祖无择一时骇然,而孙复接下来的话却是更让他心惊胆战:“眼下河西看似因“黄河清”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但你可曾从这市面上看到半点动荡?
所有一切不过是国朝儒者前来辩驳引起的争论而已,可越是这般平静,河西便越有可能发难!”
孙复并没有见微知著的能力,但他却是擅长思考揣摩之人,尤其是对在凉州城这么多天,他看到了太多团结一致的标语和百姓们同仇敌忾的信心。
这才是河西最可怕的东西,有这样的民心叶安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再加上河西兵锋正盛,孙复实在想不出此时叶安不自立还会等到什么时候。
所以他便带着祖无择果断离开凉州城,一路向东往兰州而去,对于他和祖无择来说兰州乃是大宋防御最强的所在,兵马良多,城池高大,守备齐全。
只不过他们的选择与河西的选择恰恰相同,叶安之所以选择对兰州用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兰州相较于大宋西北的州府要更难攻克。
如果河西能以最快的速度攻克兰州,那其他州府自然也不在话下,攻克兰州的速度越快,对其他州府的震慑便越大,对大宋朝廷上下的恫吓便越足。
看着孙复师徒二人仓皇离开的模样,叶安站在大政府门口一时长叹:“没想到终有一天我也会行李元昊之事!”
边上的裴承文嘿嘿一笑:“河西与党项不同,一个是外族背叛,一个却是反抗暴政,咱们是汉人,自然能喊出“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来。”
叶安深深的看了一眼裴承文:“你想要让我做李密?”
“不,我想让河西再开唐人之盛世!”
“那得打赢这场这场才行!”
“河西必胜!”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