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编剧转做不了作家,作家却能转做优秀的编剧,写海岩剧的海岩、写贺岁剧的王朔、写军旅剧的都梁、写《一九四二》的刘震云,写《奋斗》的石康,都是优秀的作家,然后有电视电影改编邀约,转行做了编剧。
造成这样原因的本质就是,作家拥有原创故事的想象力,而编剧只有加工成品的能力,想象力是天生的,加工能力是后天训练的。中国的很多编剧,在技巧方面,绝对没话说,很多剧本的转场安排,都是相当出色的。
但是,他们就是缺想象力。
所以写得结构再完整的剧本,拍出来后,仍然可能是一坨屎。
早在七、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很多大文豪的作品,充满着思想性的作品,被编剧本改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余华的《活着》。这些作品用文艺手法的改编,把故事讲出来,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在国际上拿了很多奖。
然而到了商业片时代,没有文学作品的支援,需要编剧自己去发挥创作能力,那就完蛋了。十个有九个编剧要扑街,铸就了国产烂片的巨大名头。而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原创的IP内容增多,才渐渐的爆发了一批优质的电视剧、电影。
所以从一开始,影视圈很多人就把作者和编剧的地位弄颠倒了。
认为是编剧成就了影视作品,电影电视火了,那是导演的功劳,那是演员的功劳,那是编剧的功劳,唯独忘了算作者有多少功劳。甚至有些编剧还堂而皇之的认为,自己的改编能力很强,火是自己的本事,不是原著,只是他选择了某一部来改编而已。
这大概也是影视圈的怪现象之一了。
八月天的夏日,正是一年最炎热的时候。
小洋楼里的空调呼呼吹冷风。张谭就躲在空调屋里,闭关写剧本。
他没学过编剧这个专业,说实话外行人是很少会直接去写剧本,但是张谭的编剧能力却也不是瞎吹的。电视剧就是剧本的成品。很多编剧在编写剧本之前,都要看很多不同题材的电视剧,以在脑子里给剧本打下一个框架。
剧本最难的部分,无疑就是分场景分镜头,每一场每一场很细的场景镜头。这一点是张谭不具备的能力。
而张谭的优势则是他脑子里有很多现成品,83版和94版这两版《射雕》,几乎都烂在心里了,03版央视的《射雕》也看过几次,可以说里面很多经典场面,他都记忆深刻。当然只靠着这些记忆,是写不出来剧本的。
剧本是对整个导演流程的阐述,如何转场、如何留白、如何让演员自由发挥,都有严格要求。
奈何走了刘长山三人,却留下了他们的半成品剧本。
张谭不至于矫情到有半成品而不用的地步。事实上刘长山三人这一版的剧本虽然毛躁了一点,但大部分的转场、铺垫都做得不错,可以直接拿来套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