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崇祯皇帝重赏李定国,也有另外一个用意。就是要把李定国树立成军中的一个榜样。
李定国算是实际和理论,也就是战争磨练和武备堂学习相结合的代表了。他小小年纪就能取得如此成就,说明这条路子是对的。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军中精锐渴望进入武备堂学习。而重赏李定国,又会让渴望拜将封侯的大明将士,更为渴望战功。
在满桂接应到李定国,进一步确认战绩,并把情况禀告给朝廷之后,崇祯皇帝下旨,因此功绩,封李定国为明威伯,天省副总兵。也就是说,李定国小小年纪,便为一伯爵,而军中职务,更是从一个总旗升为了可以称之为“大帅”的副总兵。
这个赏赐顿时又震惊了所有人,特别是军中将士。可以说,他们在震惊地同时,更多的是羡慕。
李定国才十七岁啊,就因为军功封侯拜将了,再看看自己,多大年纪了,还没什么成就。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什么的,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李定国的事迹,让不少人为之惭愧,而后又纷纷涌起不甘之心,也想着立下军功,建功立业。一时之间,军中渴望打仗立下军功的将士,又一下激增了起来。
在倭国驻军中,就有不少将士纷纷请战,要求东渡太平洋,前往美洲和西夷打仗,为大明开疆拓土,也为自己有一个立功的机会。
在天省,留守的将士士气高昂,纷纷请战,要早日讨伐沙俄,也为他们自己有一个立功的机会。
正在进行果阿战事的明军将士们,则犹如打了鸡血一般,主观能动性一下大大提高,战事的进度,一下得到了很大的推进。
就连一直待在晋地担任游击的张献忠也惭愧地闲不住了。他没想到,才几年过去,自己曾经的那个义子,竟然在方方面面,都把他给比下去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献忠就这么自嘲地点评一句,心思就活络开了。
让他调往西域,去参与对沙俄战事,他有点不好意思去。可以预料地到,李定国既然被提拔为天省副总兵,那以后肯定是和满桂一样成为对沙俄战事的主要统帅。到时候,所有对沙俄作战的军队,基本要在李定国或者满桂的手下听令了。他张献忠感觉丢不起这个脸。
于是,他就把心思打到了远在美洲的那个地方。为大明开疆拓土,这样的军功也容易立!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对西夷可没有什么心理自卑,不像满清时候,更不像民国时候。不就是西夷而已,大明能打得他们俩爹妈都认不出来!
除了军中如同张献忠这样渴望立下军功之外,李定国这次具有传奇色彩的战事,也在民间进行了广泛传播。在这民间的传播中,自然是要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比如会把对手夸大一点,这样才能显得李定国更为厉害。一个大明骠骑大将军的标签,就印在了李定国的身上,并为各地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