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李娜“炮轰”的报道之后,记者拿着报纸去问时任网管中心的孙晋芳主任,“李娜说国家队的机制不好,您怎么看?”
孙主任说了她的看法后,记者又拿着报纸给李娜看……
李娜尽管心里很难受,却终于什么都不敢再对媒体说了。
……
任何机制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都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者缺陷。
然而就当时全国的网球水平整体而言,除了彭帅和李娜等运动员披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外,选材机制其实也是举国体制中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外国并不强调国家队的概念。
临到有代表国家出赛的赛事,往往是临时组队。
球员从小要么是由家人进行启蒙指导,要么是在规模各异的俱乐部里进行学习训练。因此球员的特点往往各有不同。
而在华夏,运动员是从区县、到市、到省再到国家,一级一级的通过体校进行筛选,各省市的选拔标准也都大同小异,选拔出来的选手往往也缺乏一定的个性和多样性。
在这样的机制下,如果把克耶高斯和托米奇这样的天才运动员搁在华夏,这俩货不但不可能成为闻名世界的球星,还极有可能沦为社会的渣滓。
训练更是如此。
就像马克所说,队员们在训练比赛中都不带脑子,打法都像一个模子出来的一样。
说到根本,举国体制下的网球与职业化网球最大的不同,其实还是二者之间利益的偏差。
对于举国体制而言,其中心思想实际上就是金牌思想。以出成绩夺金牌为国争光为主要目的。
甚至都不论这个金牌的“含金量”如何。
既然参加职业比赛是为了国家荣誉,那么当个人和国家两者利益发生冲突时,举国体制下的运动员就只能、也必须是国家利益至上,从而无条件选择国家。
2005年第10届全运会的网球团体预赛,与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的时间相撞。
结果李娜、李婷、孙甜甜、郑洁、晏紫还有彭帅这些已经在世界赛场上打出名堂的金花们,却都不得已纷纷集体回国,代表各自省队参赛。
放弃拥有过百年历史、地位崇高的四大满贯赛事,而参加一个不具备任何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性运动会,对于一名职业选手来说,简直难以想象,简直是不可思议!
然而这又是举国体制导致的必然结果。
作为代表国家的团体赛的联合会杯其实同样如此。
美国的大小威姐妹可以因为时间冲突,或者只是因为自己不想参赛而缺席,却没有人能把她们怎么样。
而国家队的金花们,却甚至要为此而提前回国,回到各自的省队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集训……
雅典奥运网球女双金牌得主李婷2006年接受采访谈及“职业理念”时曾经说过一段很有总结性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