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了一眼对面一区那仅有的外角一个白框的方格子,王一男就觉得即使自己使出全力,外加最大的外旋,把落点打中这个格子内都像玩似的。
还是在球童的培训课上,王一男对球场上的一些数据就已经记得滚瓜烂熟了。
一片有效单打场地的标准尺寸是23.77米(长)Χ8.23米(宽)。
把有效长度除以二再和宽相乘,得出来的就是一侧场地的面积。
23.77/2=11.885米。
11.885米Χ8.23米=97.8平米
也就是说,一侧场地标准的单打面积是97.8平方米。再把这97.8平方米平均分成九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方格子的面积了。
97.8/9=10.87平米
然后再给10,87平米开平方后,这个一区外角的方格子大约就是一个3.3米见方的格子了……
当然,场地的宽度只有8.23米,所以这个格子的宽不可能大于3。所以这个格子实际上就是个缩小了九倍的一侧场地,也就是一个略带长方形的小格子。
直观一点说就是把对面一侧场地的底线三等分,每等分的宽度就是这个小方格的宽,而他的长度,则和宽度大体差不许多的样子。
站在24米左右开外的发球线上看这个格子,仍然是比较大的。所以王一男并不惊奇也根本就没当回事。三个一发都十分准确地落在了这个方格内了。
让他惊奇的是,第一个发球落地后,整个发球馆的环境都立刻就改变了。
首先在对面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屏幕。当他发的第一个球落地后,这个屏幕呈现出来就是完全是鹰眼的效果。随着发球轨迹的慢动作回放,落点放大后,球在落地后还竟然溅起了一些土屑……
红土土屑。
而此时王一男所在的场地也瞬间变换成了一个极其真实的红土场。四周则是他在东京已经体验过的大而深的碗状看台,看台上还座无虚席地坐着观众。
而他的头顶则是蓝天白云。
甚至他脚下的触感也和刚进来的时候不一样了,就像真正踩在了红土场地上一样。
虽然王一男不知道这是怎么造出来的发球场馆,但他还是立刻就恍然大悟,这就是一个极其逼真的仿真发球球馆,而且还基本上都是数字化的。
因为无论他刚才发球的球速,还是落点的位置,对面的大屏幕上都会及时地呈现出来。
也不知是拉夫特的遥控,还是数字化自动程序的调控,王一男发完三个成功的一发后,那个方格子就又细分成了九个更小的格子。
然后很快,九个更小格子的其中八个都消失了,只留下了一个小格子。
而这个小格子就是底线和边线组成的那个最远、最边角的那个格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