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不少,都被于谦直接采纳,正因于此,在朝局稳定下来之后,他便被召回了京师,原本是打算补江渊的缺,做刑部侍郎。
结果任命还没下去,镇南王一案,薛瑄被罢官归乡,于是,他便成了大理寺卿。
此人有能力,有声望,有人脉,虽然资历比不上高谷,但是却是翰林一脉当中,极被看好的后备人物之一。
杜宁本身和高谷并没有太深的交情,能够支使的动他的人,只有如今不在京师当中的陈循。
因此,最开始高谷出面弹劾王文的时候,杜宁并没有开口,但是如今,王文明目张胆的打压高谷,要将他打发到南京去闲置,杜宁就不得不出手阻止了。
毕竟,如今翰林一脉在朝中能够有实质性发言权的人,也就那么寥寥数人,其中还以陈循和高谷二人最尊。
杜宁还算有理有节的规劝,但是接下来出来的商辂就没这么客气了,直接便道。
“陛下,但是王文身为吏部尚书,心胸狭隘,动辄报复,高次辅不过秉公直言,纵然有所冒犯,也不过是政见不同。”
“先前,王文威胁廷臣言犹在耳,如今转头便要将刚刚与其争执的堂堂次辅转调南京,如此行径,堪当大冢宰之位否?”
这话就是直指王文在打击报复了。
一旁的杜宁不由感到有些头疼,到底是长久待在翰林院当中的,没有真正参与过政事。
没见着现在是什么局面吗?
他这边小心翼翼的想要息事宁人,那边立刻就开始激化矛盾,当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果不其然,王文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他原本也没想着真的把高谷干掉,只是想给他个教训,不然也不会做的这么明显。
却没想到,这帮翰林院的清流,还蹬鼻子上脸了,这般不依不饶的,真当他是泥捏的不成?冷哼一声,王文沉着脸开口道。
“那依商侍读所言,老夫该怎么做?”
“先前彭时一事,虽然他庸碌无能,考评下等,吏部已经打算将其贬谪,但是终归未呈御前,未经朱批,老夫一时失言,这个老夫认下了。”
“可是南京诸部,尚书之位空缺已久,吏部主铨选,循例举荐乃是理所应当,准与不准皆在陛下,老夫无一丝违规之处,难不成,因为高次辅和老夫有过冲突,所以吏部以后铨选官员,便要处处避着他不成?”
说着,王文上前一步,走到商辂的面前质问道。
“既然如此,那么当着群臣和陛下的面,老夫倒想问商侍读一句,你口口声声说,老夫与高次辅不过是政见不同,正常争论,那么现在,你的一字一句,难道不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吗?”
商辂的脸色一白,被这番连珠炮一样的质问怼的说不出话来。
杜宁在一旁叹气,还是太年轻了,意气用事。
真以为王文跟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冲动吗?
你一个区区的翰林侍读,跟堂堂的吏部尚书对骂,只会被人当做笑话。
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存在,现在被噎的无话可说,真是自找麻烦。
摇了摇头,杜宁再度拱了拱手,道。
“陛下,今日乃是廷议互市一事,南京诸部空缺已久,尚书之位也是二品大员,不可轻授,需要多加斟酌,故臣以为,改日由吏部主持廷推,另行商议,更为合适。”
朝堂之上,最忌意气之争。
这一点,杜宁比商辂要清醒的多,他的目的是保住高谷。
事实上,他和王文心里都清楚,不可能真的因为这点小事,就将高谷一个堂堂次辅,给调到南京去闲置的。
毕竟,就算刚刚高谷的言行举止略有出格,但是又没有真的犯什么大错。
就算王文真的想这么干,天子也丢不起这个人,所以大概率,王文就是想要给高谷一个难看而已。
他们要做的,只是递个台阶,让王文安安稳稳的下来就是了,根本没有必要去跟他多费唇舌。
可惜,商辂从中进士开始,就待在翰林院修书观政,到现在都没有真正参与过朝局,所以始终看不清楚这一点。
如杜宁所料,底下乱糟糟的局面,明显也让天子有所不满。
因此,他奏完之后,天子很快便开口答道。
“杜寺卿所言有理,今日并非商议南京诸部出缺,此事该日吏部另行主持廷推,如今诸卿还是好好商议一下,互市一事究竟该是什么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