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盾手百人,长枪手两百人,余五十人为末将亲卫。”
师元格抱拳如实相禀。
“持弓百人编为第十四伯!”
“即刻持旗列阵于十三伯身周迎敌。”
“持弩五十人即刻充入五伯,静待军令。”
“刀盾手百人编为第十五伯!”
“即刻持旗列阵于六伯身周迎敌!”
“长枪手两百人编为第十六、十七伯!”
“即刻持旗列阵于第九、第十伯身周迎敌!”
李凌闻言沉吟数息,随即快速沉声下令道。
其言方落。
当即便有数名亲卫递上数杆旌旗。
且每一杆旌旗上皆上书着一简洁易懂的新数字。
“遵令!”
师元格闻言毫不犹豫地抱拳领命道。
莫说来前李光利再三叮嘱地须以李凌马首是瞻。
即使没有李光利的再三叮嘱。
师元格依旧会毫不犹豫地将麾下士卒的指挥权彻底让予李凌。
自身军事指挥才能如何,师元格心中还是有着自知之明的。
话音落罢。
师元格再度抱拳行之一礼,随即接过旌旗转身走向麾下兵马。
待师元格转身离去后。
李凌随即看向身旁正忙于披挂甲胃的亲信李忠。
“待十四、十五、十六、十七伯稳住阵脚后。”
“调一、二、七、十二伯后撤休整。”
李凌沉声下令道。
“遵令!”
李忠闻言丢下手中甲胃,随即抱拳领命道。
话音落罢。
李凌再度目不转睛地看向前方战线。
......
......
亥时末刻。
十四、十五、十六、十七伯陆续抵达最前线。
子时初刻。
一、二、七、十二伯后撤至安全地带休整。
李凌撤七伯、十二伯后将所剩士卒编入一伯、二伯。
子时二刻。
五伯弓箭手上阵迎敌,三伯、四伯弓箭手后撤至安全地带休整。
李凌撤四伯编号,所剩士卒悉数编入三伯。
子时三刻。
重编后的一伯、二伯再度上阵杀敌。
六伯、九伯、十伯后撤至安全地带休整。
李凌撤九伯、十伯编号,所剩士卒全部编入六伯。
与此同时。
中军曲长田正良率五百兵马来援。
七伯、九伯、十伯、十二伯旌旗再度有主。
子时五刻。
匈奴攻势见缓,因有溃败之象。
李凌当即组织兵马前压攻敌。
子时七刻。
匈奴兵败如山倒。
李凌下令各伯追敌五百步。
待众将士追敌至五百步后。
李凌遂下令鸣金收兵。
然新编第七伯、第十二伯、第十四伯以及第十六伯伯长枉顾军令。
率兵继续追杀。
后遭匈奴埋伏,死伤大半,溃散一片。
匈奴伏兵追溃兵至防线前。
欲借四伯溃兵之势彻底跨过东南防线。
李凌果断下令弓箭手齐射。
第七伯、第十二伯、第十四伯以及第十六伯残军连同四百余匈奴精锐悉数死于箭失之下。
丑时初刻。
匈奴眼见无法攻破防线,遂鸣金收兵再度退至东南防线三里外。
丑时二刻。
各伯上报伤亡。
李凌部一千三百余将士于此战中减员四百余人。
师元格部五百将士于此战减员近三百人。
田正良部五百将士于此战减员两百余人。
丑时三刻。
李凌重编军伍,撤第十五伯、第十六伯、第十七伯番号。
至此。
鸣狐山东南防线渐归夜色。
与此同时。
鸣狐山西北防线告急。
横野将军梁忠义马革裹尸。
其部千名士卒减员过半。
赵王麾下大将林贺云身中十七箭。
其部士卒仅剩三百余人。
李光利闻讯急调中军千名士卒增援。
另自俞亚夫部、庄三喜部各抽调五百士卒驰援。
丑时四刻至五刻。
李光利部、俞亚夫部、庄三喜部援兵陆续赶至西北防线。
丑时七刻。
在李光利部、俞亚夫部、庄三喜部的顽强抵抗下,匈奴渐显露颓势。
李光利闻讯自公羊路部抽调一千士卒驰援西北防线。
寅时二刻。
匈奴溃败而退。
周军掩杀六百步后鸣金收兵。
寅时五刻,战火彻停。
与此同时各部伤亡陆续上禀中军。
此战过后。
赵王麾下林贺云部名存实亡。
仅余林贺云亲卫百余人,余者全部战死。
大将林贺云虽身中十七箭,但因甲胃在身并无大碍。
代王麾下俞亚夫部在历经一昼夜血战后减员千二百人。
其部重编为十三满编伯。
辽王麾下公羊路部在历经一昼夜血战后,减员近千人。
其部重编为三曲,共十五个满编伯。
汉王麾下庄三喜部在历经一昼夜血战后,减员千三百人。
其部重编为十二个满编伯。
司马大将军李光利部增援西北防线共计两千兵马,血战过后近八百人魂归故里。
李光利调怀远将军陈志峰重整兵马,坐镇西北防线。
征北将军李凌部在历经一昼夜血战后,减员四百余人。
中军增援东南防线的一千兵马血战过后,减员近六百人。
据不完全统计。
此战过后。
鸣狐山周军减员约六千三百人。
可战之兵余七千七百人。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