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木是一匹懂得隐忍的狼,他能笑着跪拜杀父仇人,也能蛰伏在暗,将一个个敌人铲除。
这是一个唯权力的人,他要做的——是草原上的头狼。
想成为头狼,就必须告诉整个狼群,只有他能带领所有狼,有肉吃,有酒喝。若是他做不到这一点,反而给狼群传递了这么一个信号:
我要带你们去远方找肉吃、找酒喝,但这个过程中,你们之中很多狼都会死去。
那头狼的地位与威严,虽不会马上受到挑战,但会伴随着牺牲与死亡,被一点点消磨。
若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叫把秃孛罗的狼站出来说一句:我们不想去远处吃肉,不想跑几千里找酒,待在草原上,一样有肉吃,有酒喝,那狼群将会面临分裂。
大明要做的,就是拦一拦头狼,养一养把秃孛罗这匹狼。
选择远交瓦剌,可以说是无奈之举。
徐辉祖、铁铉等人都看得清楚,要想在广袤无边的草原上彻底毁灭瓦剌、鞑靼、兀良哈的有生力量,让其一蹶不振,大明唯一的选择就是:集中骑兵精锐,迎战其中一路或两路。
分兵三路迎战,只能是主攻、佯攻、辅攻,不可能三路都是主攻,自然也不可能实现朱允炆定下的战争基调。
远交瓦剌的另一个原因是,大明的战马与骑兵分布。
大明战马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京畿之地;北平至大同一线;甘肃至天山一线。
而骑兵分布,则主要
是京畿之地,北平至大同一线。
西疆省、甘肃镇等地虽有马场,战马数量多,但论到骑兵数量,军队数量上,还是存在不足,加上西疆省地域广,兵力分散,若集结五万骑兵,那西疆地方上基本上就空了。
再说了,从京师调动骑兵至北平,出长城进入关外作战,快捷简单,可要是想调主力前往甘肃、西疆省,那路上时间就不止一个月,等到了地方上,骑兵都已是疲惫,在这种情况下,明军只能倾向于防守,很难追击。
综合种种考量,铁铉向朱允炆进言:“派人前往瓦剌游说,是争取时间的最佳之策。”
朱允炆看向徐辉祖、杨士奇等人:“你们也认为瓦剌可以争取?”
杨士奇正色道:“皇上,争取瓦剌未必可行,但争取时间尚还可操作,若选人得当,甚至可能分裂瓦剌。”
徐辉祖附议:“瓦剌不同于此时的鞑靼,鞑靼如今虽有本雅失里,但实际上说话算数的是阿鲁台。但瓦剌分为三个大型部落,其首领是太平、把秃孛罗与马哈木,对于三人而言,部落利益,大于瓦剌利益,若能说服把秃孛罗或太平,马哈木只凭借一个部落的力量,不足以威胁西疆与关内诸地。”
朱允炆不知道此时派人去是不是晚了,但似乎并不影响,哪怕瓦剌已经领兵南下,战争已经打响,但并不影响谈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