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阁”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运河不太通

疏通河道,是朱允炆一直思考的事。

南京不适合建都,那最合适的地方,便只能是北平了。

可是北平附近的产粮区太少,所产粮食根本就不够吃的,一旦迁都,迁移过去的人口可不在少数。

那位说了,没粮,就运粮呗,多简单的事。

大哥,这是古代,不是你拿着两块钱,出门右转一百米,去超市买一斤面就能解决肚子问题。

主产粮区,在江浙一带。

从这里运粮到北京,二千多里路,怎么运?

手推车?

你试试推两千里路有多难,有多辛苦?

再说了,推车的人也是需要吃饭的,运了三袋米,去的路上吃了一袋,到北京扔下一袋,剩下一袋子还得留车上,就指望这袋子米回去路上换点大饼吃了,全给了北平,咋活着回去?

哦,给钱也行。

啥?

一两银子?

坑人也不至于这样坑的吧?

两千里路,你就给我们一两银子?

欺负老实人不是?

那位也为难,你们总共就运来两石米,你还想要多少?

两石米,一两银子,就这价,总不能让我贴本买吧。

官员苦涩,农夫苦涩,大明也苦涩。

陆路运输短时间输输血还行,要是天天输血的话,能长久也是医学奇迹了……

陆运搞不定,那就水运吧。

古人经常提的漕运,便是水运。

漕运用大船走,一船一船的拉粮食,载货量高,速度快,用工少,多好。

可关键是:

不通。

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太通。

说起大运河,不能不提隋唐宋元。

隋炀帝被人骂了几千年,但只凭着开凿京杭大运河的功绩,也应该给他发个奖状。

正是因为京杭大运河的存在,才有了南方经济中心服务于北方政治中心的格局,才有了中国大一统,南北并联,无法切分的版图。

隋炀帝上位后,迁都洛阳,为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同时为转运江南物产于洛阳,于大业元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约两千里的“通济渠”,通济渠的开通,直接沟通了黄河与淮河。

总不能大船到了这地,将粮食丢岸边,又转陆路运输吧?

来回折腾,也不是个事。

朱允炆可以不在乎朱桂的煤能不能运到南京,却很在乎南京的粮食能不能运到北平。

派遣朱桂去山东挖煤,顺带调查下河道状况也是好的。

诚如马恩慧所言,修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总需要一步步来,至少今年是不能考虑如此大动作了。

这一日,朱允炆没有办公,只带着马恩慧在京师城中逛着,直至夜幕垂落,才返回宫中。

一入后宫,马恩慧便从一个任性调皮的女子,成为了威严端庄的皇后。

十天之后的一个深夜,朱允炆早已熟睡,朦胧中感觉到有动静,惺忪地睁开眼。

马恩慧坐在一旁,轻轻喊着:“皇上,解缙求见。”

朱允炆摇晃了下头,皱眉道:“什么时辰了?”

“寅时初。”

马恩慧轻轻说着。

朱允炆坐了起来,寅时初可是凌晨三点,若不是出现了紧急事件或紧急情报,解缙绝不会惊扰自己。

“解缙可说什么了?”

朱允炆看向不远处的跪着太监,问道。

“回皇上,解大人说,郑副总兵来信了。”

朱允炆听闻之后,顿时来了精神,吩咐道:“让他至武英殿,朕稍后便到。”

马恩慧帮着朱允炆穿好衣裳,轻声说道;“皇上,早去早回。”

朱允炆听出了马恩慧声音中的不安,自信地说道:“皇后无需担忧,郑和来信,绝不会是报忧的,朕相信他。”

马恩慧见朱允炆如此相信郑和,便也放心下来。

武英殿。

解缙见礼之后,连忙拿出了八百里加急信件,交给太监转呈,道:“臣深夜惊扰皇上清梦,还请皇上降罪。”

“按宫廷令,遇紧急军情、奏报,需立即通禀,你又无错,何罪之有?”

朱允炆接过信件,看着信封之上龙飞凤舞的“郑和奏报”四个字,不由沉声道:“此乃是一封捷报。”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