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年龄相仿的男男女女都轰动了,没人不羡慕。
“等过了秋,房子晾好,咱们就成婚!”
偏偏,就在刚刚秋收完,还没来得及交粮卖粮时,朝廷开始征兵。
那时惠香已经缝好了嫁衣,卢庆收拾好了新屋,还恰逢大嫂有了身孕。
本是要添孙娶媳双喜临门的好事,一下让卢家措手不及。
卢庆左右为难,父亲老了,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大嫂刚刚怀孕,胎像不稳,兄长天天不敢合眼守着,两个弟弟是还是刚成丁的毛头小子。
卢庆思来想去,还是打算替大哥去从军。
惠香早料到了,大夫说卢大嫂身体状况,兴许会早产,这节骨眼,卢庆哪会让大哥去从军。
晚上卢庆偷偷来她窗下找她,她便宽慰他,“你去吧,正好我嫁衣还想再改改。”
他们把婚期后延了一年。
那时,依旧没人觉得他们会散。
往常从军多是去朔州修城墙,长则一两年,短则几月,有时候秋天去,开春春耕前人就回来了。
别说几月、一两年,以他们俩多年的情谊,便是等上三年五年,谁都生不出一丁点儿的担心。
那时卢奶奶和赵家奶奶商量,要不要赶在卢庆出发前把婚事办了,二叔不欲惠香委屈,这般匆匆嫁他,惠香也想多在娘家留几年。
她父母身体不好,弟弟又年幼,家里许多地方需要她来帮衬,只是父母觉得她渐渐大了,又和卢庆情投意合,不愿意耽搁他们。
两个孩子坚持,长辈也没再劝。
那场分别,谁都没太当回事,连分别都是轻快的。
村里青壮结伴出发,临别还在哄孩子回来时给他们买北边好吃好玩的,兄弟间相互调侃,有人嘱咐弟弟妹妹喂好他们新买的猪,继续盖他们才盖一半的房……
那天惠香特意戴上了那支桃花簪,牵着弟弟站在卢家亲属里一起送卢庆出发。
“最多两年,等我回来娶你。”
惠香把她连夜赶制的平安符塞给卢庆,“嗯,我等你回来。”
只是,一年,一年,又一年……
从军的未归,新丁又要出发。
整整三年,走的人再无音讯,北境战乱的消息不停往他们的小小乡野村庄袭来。
年年征兵,粮税增长,牲口涨价,日用涨价……
没盖完的新房成了旧房。
惠香等啊等,等到她嫁衣都不再簇新,她爹因一场风寒落了肺病,到了冬天开始咳血。
弟弟小,娘没主意,惠香做主把家里田卖了给她爹看病,家里积蓄吃空了,病依旧不见好转。
卢彩蹚着雪提着粮食往惠香家送,才进赵家门,便听几个外村的媒婆在给惠香说亲。
“孩子,你也要替自己想想呀。”
“你就是不为自己想,你也为你爹你娘你弟弟,替家里想想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