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了。李珞没有看陶唐,也没有看班子的其他成员。他知道现在大家的目光都盯着自己。
李珞慢吞吞地打开了笔记本,“陶总,营销部的报告我看了,意识到一些问题,所以没让他们直接报你。未及时上报的责任在我。有什么问题呢就报告的内容而言,营销部说的都是事实,并无任何的隐瞒。订单份额在下降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经营的几个主要市场都不景气。这个情况,我想除了陶总,在座的大家都是清楚的。问题在哪儿呢我认为就是营销部的主观努力不够。我已经批评了他们,在目前情况下,更需要拿出拼命的劲头来。陶总,您看是不是这样,另外抽个时间,让我详细给你汇报下营销存在的问题”
李珞的态度令刘书林感到意外。他以为这次会议上李珞会据理力争,就像以前一样。但李珞竟然退缩了,而且把主观努力不够的帽子扣在了自己头上。
“也好。那么,能不能对全年收入指标做个基本的判断”陶唐道。
“75~80。不会超过80。”
“那就是说,收入指标最少要差40个亿。是吧”
“没错。”
“那么,韩总,以李副总判断的全年规模为基础,主要财务指标呢哪些可以完成哪些肯定完不成了”
“基本上都完不成了。”有些大舌头的总会计师韩志勇含混道,“假如有100个亿的规模,我可以保证利润、eva等指标,劳产率和增加值也可以争取完成,但80个亿的规模就一切免谈了。”他一直受到李珞的挤压,终于有个反击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明白了。同志们,且不说指标完不成会影响我们在座每个人多少薪水,关键是公司两三万员工的生活如何保障。再进一步说,是公司如何生存下去。这不是说大话,而是冷酷的现实。说一句大实话吧,组织上把我们放在现在的位子上,是要我们解决问题的,不能仅仅提出问题。我认为在产品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前,规模是决定我们生存的关键因素。对于我这个判断,大家同意吗”
“我完全同意陶总的判断。相关指标是建立在120亿规模上的。相差四十亿,帐是没法子做的。”韩志勇立即响应。
“陶总,我必须说明,120亿的年初目标我是不同意的,这有据可查。但当时的主要领导执意如此,我有什么办法”对韩志勇的进逼,李珞立即反击。
“情况确如李珞同志所讲,当时是有些主观臆断了,对形势的判断也过于乐观了。而当时的主要负责人又听不进不同的意见。总部有规模效益递增的要求,但我们的情况比较特殊陶总,我建议正式向总部做报告,不是大家不努力,总要实事求是嘛。”郭涛主席接话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