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交通局受到了严厉批评,但由于楚晓娅来的时间短,程海龙又恰好因公伤休假一年多,两人都并非此公路施工时的当事人。又念在两人处理此次事故态度端正、措施得当,市里并没难为二人,但责成二人全力调查此次事故,并认真启动公路工程质量复核工作。
当然不能只是交通局长和常务副职调查,公检法自是介入了。在会议刚刚结束后,相关调查工作便紧锣密鼓开展,众多当事人都被公安部门传唤,有人更是受到了纪检等机关的“邀请”。
昆仲公司以及当时的监理、监督人员,很快便也得到了拘押、传唤、限制离境等待遇。
此次塌陷事故的发生,确实不是什么好事,但从某些方面来说,也不是坏事。事情早暴露要比晚暴露好,没有人员伤亡的暴露是损失最小的,得与失是辩证的关系。
也正是这次路面塌陷,为楚天齐解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昆仲公司的出局。明明已经证明昆仲公司在围标,但一些证据却非正规渠道取得的,很不方便出示,而且还涉及到之前的项目,牵扯面很广。如果没有这次的事,楚天齐最终可能就需采用那个不得以之法,不但得罪许多同僚,可能也会让书记、市长不满。现在这样挺好,既解决了这个难题,自己还收获了诸多赞誉。赞不赞无所谓,最起码要比“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法子好的多。
对于这种事情,楚天齐觉着,于其说是幸运,不如说“塞翁失马,焉之非福”更为准确。
简单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弊得失后,楚天齐没有过多时间的感慨,而是又投入了新问题的思考与布局中。现在的形势对自己比较有利,但自己不能沉浸在沾沾自喜中,而是要利用这种几无干扰的好形势,多做一些事情才对。
……
同样一件事,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感受却大不相同。
在道路塌陷事故中,楚天齐、楚晓娅都借此达到了目的,也受到了肯定,可谓有得有失,得大于失。而对于肖云萍来说,只有失没有得,反正她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那时自己气势汹汹,咄咄逼人,不但电话接二连三盯问那两个楚家人,反而还鬼使神差的促成了“零点会议”。现在想来,自己当时真是神经了,但那时却认为是可乘之机。
事情没出现反转时,肖云萍觉得自己真正抓到了那二人把柄,可以趁机敲打一下那对男女。谁让他们不开面,对自己建议置若罔闻?谁让楚天齐死轴着,就是不和厅领导见面呢?从当时来看,肖云萍觉得,逼二楚一下,绝对是公、私可兼顾的秒招。
谁曾想,竟然发生了那样的事,让自己颜面丢尽不说,还差点留下更大的把柄,而自己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