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夫子们,学校的安保人员也已经就位了,安保人员选用的依旧是退伍军人。
按照现代大学的管理模式,成立了保卫处,保安队长下设一些小分队,负责看门、巡逻。
保安们也是提供宿舍的,但不像夫子一样是独立小院,而是集体宿舍,饭食由食堂免费提供。
这些退伍军人对这份工作都极其满意,比起在军营和战场,在学校里守个门巡个逻,再看一下小崽子们,简直轻松得不行。
而且住的、吃的不用他们愁,每个月还可以拿银子,能干上几年,他们老了,就能回老家盖一座大院子,再买上几亩地,当个小地主老爷。
除了学校的这些硬件设施,乔谚也找裁缝帮忙赶制一批校服,大中小三个型号,男生为青灰色布料,女生的则为桃粉色布料。
每件衣服胸前都绣有“京城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字样。
要问为啥起这个名字?
当然是乔谚想不出其他好名字啦!
像这样简简单单的就好。
学校大门上有“京城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牌匾,这还是乔谚请皇帝老头亲自提的字。
到时候牌匾往那一挂,自己就成了一道有意义的风景。
而学校门口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学校的校训:“博学明理,德技双馨”
这也算是她办这所学校的初衷。
乔谚忙碌着学校的事宜,错过了京城中这段时间流传的风声。
易姉妗怀孕了,他和慕泽锦成亲快要三年,如今终于怀孕,很是得意。
为什么得意?
当然是因为她久久不孕,有人传出她不孕不育的谣言,如今肚子里终于揣了崽,立即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证明自己。
乔谚知道这件事还是听惠香提起的,不过她没在意,不就是怀个孩子,她家里有五个呢,用不着羡慕别人,也不必向别人炫耀。
时间一晃到了3月初,乔谚的学校准备完毕,可以开始招生了。
三月招生,四月入学,等八月秋收时再放假,九月再入学。
乔大校长带领着一干领导班子、夫子们开展了招生活动。
教文化课的夫子们负责写招生文书,其余人等带着招生文书到城中各处粘贴以及进村走访。
因为这所学校的初衷是为穷苦百姓设立的,乔谚招生对象限定在一些小农工商业家庭。
男女学生年龄皆为十二到十五岁,学习期限为三年,等三年毕业后,他们也到了正式可以养家糊口的年龄。
在城中粘贴了招生文书后,立即有人围上来观看,而夫子则趁机向这些老百姓们讲解自己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好处,鼓励大家来踊跃报名。
有一些穷苦家庭看到有让孩子上学的机会,激动地围着夫子仔细询问,越听越是激动。
什么?
学校不是教考秀才当官老爷的,而是教他们些实用技能和手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