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淯南汉营。
军民散落乡野,于田间收割庄稼。凉风吹拂而过,穗禾摇曳生姿。
诸葛亮驻丘之上,问道:“今田间收成如何?”
“尚可!”
杨仪答道:“因宛城水土肥沃,可为上田。灌水入田,便种稻禾。今秋丰收之粮,足以令两万军士饱食。”
诸葛亮眺望沃野良田,感叹说道:“南阳自古为富庶之所,良田万亩,户籍为天下之望。然经中汉乱世,百姓凋零,田宅荒废。今观道野坟宅,可见往日之盛。”
说着,诸葛亮笑了笑,乐观说道:“今大司马兵起诸城,席卷青齐,渐有兴汉之势。如能再控遏泰山,西进与我军联合,当能光复旧都矣。时南阳归治,聚散流民,复兴易也!”
见诸葛亮如此乐观,杨仪迟疑几许,说道:“今军中有关大司马谣言,仪不知当讲不当讲?”
诸葛亮神情淡然,笑道:“何事竟让威公迟疑?”
杨仪与马良对视一眼,说道:“禀丞相,近来军中多有谣言,言大司马招抚齐鲁旧官,收拢往昔旧部,安抚乡野民心,有欲占青徐自立之心。”
“然后呢?”诸葛亮反问道。
“这~”
杨仪迟疑说道:“丞相,大司马身杖强兵,旧部遍野,虎视天下。如若有反叛之心,则……。今流言四起,恐非空穴来风,望丞相善断。”
诸葛亮抚扇而思,问道:“季常有何高见?”
马良蹙眉说道:“丞相,良与大司马接触甚多,观其往昔所为,或无反叛之心。今流言之事,不足以为信,恐是魏人离间之策。”
“丞相,大司马杖握强兵,扬州刺史步骘与其有亲,江淮为其久治之所,今又收拢青徐人心,还需以防万一。”杨仪谨慎的说道。
“慎言!”
诸葛亮眉目微挑,肃声说道:“大司马为国殚精竭虑二十余年,身受先帝托孤之遗恩。今以天命之年,不辞辛苦北伐,岂能容人非议!”
说话间,诸葛亮背对杨仪,说道:“大司马下齐,为季汉开基业兴业,魏自始而衰。今流言中伤大司马,是为田单复齐之旧策,欲令大汉自毁长城,且不可中计信之。”
“季常何在?”
“良在!”
诸葛亮吩咐说道:“即日起彻查军中流言,如有聚众非议大司马,以乱军罪斩之。”
杨仪见诸葛亮反应这么大,急忙说道:“丞相,仪为国事而忧,无心非议大司马。”
诸葛亮语气放缓,说道:“威公忠体之心,亮岂能不知。但从今往后,当谨言慎行,切勿听信谣言。”
“诺!”
诸葛亮临走前,指着田野上的庄稼,说道:“今冬季将至,收禾稼,勿留于野。”
“诺!”
卫臻针对霍峻的谣言,或许杨仪会因霍峻权势太大而怀疑,但在诸葛亮这边根本起不了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