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九月之际,阳光渐凉,时有秋风刮过原野,给正在行军赶路的唐国兵卒带来丝丝凉意。
安邑以东的大道上,有赤旗长龙蜿蜒前行,兵戈林立,威武雄壮。
这是刚刚翻越了中条山的唐国大军。
“河东乃天下大郡,为中原之要地。其户十余万,人口数十万,此一郡之产出与兵员数量可抵北疆三四个郡,更兼有盐、铁之利,我唐国若得此处,则日后盐铁无忧矣!”
蒯彻与吴广并辔而行,并介绍自己对河东郡的印象。
唐军还没有拿下河东郡府得到典籍图册,无法得知河东的具体人口和产出。
但在世人眼中,此郡是极其富饶之地,几乎可与邯郸、广阳等燕赵核心疆域相比。
吴广对此有些了解。
河东之富饶,除了有盐池、铁器之利益外,还因为其历史悠久。
古时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三者皆在河东,这里就是整个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同时魏国在战国初期也曾定都于此,有这种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时间的开发和打造,河东之地想不富饶都难。
吴广唐国的唐,甚至原历史唐朝的唐,都来源于河东、太原二郡所属的古唐地。
唐国没有唐地,不免名不副实。
拿下河东,占领昔日的唐尧故都,吴广这个唐国才算是真正的名副其实。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此地对唐国不仅存在重要的军事意义,还有很强的政治象征。
这段时间以来,唐军的征伐可以说顺利,但也可说不顺。
顺利的是,除去郡治安邑外,其余吴邑、左邑、绛邑,甚至北边的平阳和杨县都已经被大军拿下。
不顺的大概就是安邑城尚在顽强抵抗。
“安邑是昔日魏国的都城,城墙高大。其郡守有顽抗之心,据城死守,我军多日猛攻,皆不得破城。”
等到吴广率大军抵达安邑东边的原野处,司马卬和董翳前来向吴广禀报河东的战事。
吴广眉头微挑,向董翳问道:“就连尔等也无法劝服?”
有董翳这支秦军降卒在,按理说沿途秦吏秦将大多会选择投降。
二世皇帝这两年的暴政几乎丧尽了人心,唐军大举压境下没几个人会选择拼死抵抗。
河东的平阳、绛邑等城池几乎都是这样,唐军偏师一至,几乎就是举城投降。
而且河东郡尉之前在垣邑附近被司马卬击败,河东秦军士气不高,兵力也不算多,正常情况下投降的概率很大。
见唐王询问。
董翳尴尬道:“启禀唐王,这河东郡守出身频阳王氏,乃王贲从弟王淳,此人颇通兵道,现在仗着安邑城防守御,我军一时间难以破城。至于劝降……”
董翳亲自劝降时被王淳在城墙上狠狠骂了一顿,还被诅咒要夷灭全族。
“王离都被下狱了,这王淳怎得还为二世效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