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有不通之处,”林大人想得比较远,“汛期年年来,洪水又不定,总不能年年都让兵曹帮忙吧?”
苏希锦目露赞赏,“林大人言之有理,是以还有第二条,便是兴修水利。”
“兴修水利?”这可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事。
需要朝廷允许,朝廷拨款,然后雇佣招人。且如何兴休,修缮后有没有效果,又有两说。
做得好,千古留名。做不好,千古骂名。
“此虽困难,却是一劳永逸之法。”
苏希锦垂眸,她自然还有许多建设惠州的措施。只不过时间长,见效缓。
现在所提出的两条,一个急,一个难,都是大头。难啃。
然不拔一层皮就想获得功劳,哪有那么容易。
潘大人有些失望,还以为她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想两个都这么难啃。
若非她言词凿凿,坦白大方,他还以为她故意整自己。
又见那小姑娘嘴巴开始吧啦,“此两条一急一缓,一个解决当前困境,一个解决今后隐患。相信大人一定清楚事成以后的好处。”
好处多着呢,自古大工程都有捞不尽的油水,因为成果肉眼可见,是以功劳也最大。弄得不好还可以流芳百世。
两位转运使低头权衡利弊,范大人急得如锅边的蚂蚁,恨不得直接帮他们答应。
许久他们想好,抬头肯定答应,“苏大人言之有理,好处什么的倒两说,一切都是为了百姓罢了。”
众人殷勤夸他们为国为民,仁心可嘉。直将两人夸得飘飘然。
苏希锦见火候差不多了,趁机提出最后一点,“两位大人高风亮节,两袖清风,下官实在敬佩不已。下官曾在朝为官,虽说不上老臣,也了解那么一点东西。因此有一条小建议,还请两位大人听一听,做与不做在你们。”
两人精光阵阵,内幕,是内幕吧?
她是韩国栋的徒弟,陛下身边红人,两年从六品升到正四品,必是知道些什么。
“苏大人不要拘礼,本官自当洗耳恭听。”
潘大人笑着抚了抚胡子,一旁的林大人也和颜悦色。
苏希锦不卖关子,直接脱口:“两位大人做这事的时候,一定要向百姓打着陛下得名头。”
笑容僵在脸上,苏希锦仿佛听见“咯噔”的声音。
打着陛下的名字,那他们还剩下什么?
白做事吗?
苏希锦见此,不慌不忙解释,“我们这里有哪些人,谁能上折子,陛下心里跟明镜似的。”
她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喜爱两袖清风之臣。所谓名乃身外之物,陛下得名,咱们得利。不是正正好吗?”
百姓心中有名,不过嘴上两句感谢,没有实质帮扶;陛下心中有名,那升迁之事手到擒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