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一章 殿试

太和殿的最前方,一人老迈不堪的坐在圆凳上,十几个官员众星捧月的将其围在中间,这位当然就是当朝首辅严分宜。

当然了,也有几人不屑的走的远远地,比如礼部尚书吴山,比如吏部天官李默。

也有几人不偏不倚的站在中间,比如刚上任不久的兵部尚书许论,比如内阁次辅徐阶,内阁群辅吕本。

“严阁老,徐阁老,新科进士来了。”说话的是阁老吕本,他是有资格说这句话的,因为他是绍兴余姚人,会试第一第二都是绍兴人,与有荣焉啊。

事实上,这一科进士,绍兴府人多达十九人。

科举路上六道关,殿试是最特殊的,因为名义上是天子门生,所以殿试是没有主考官,只有读卷官,他们在批阅之后将最出色的十份,或二十份考卷递到皇帝面前,御笔钦点。

读卷官也是有标准的,就一个标准,大九卿以及掌翰林事的翰林学士,以及内阁,其实这也是廷推的标准。

太和殿两侧摆满了小桌子,这是鸿胪寺准备好的考场,钱渊偏头看了眼不禁皱眉,这也太矮了……像他这种将近一米八身高的还真不多。

严嵩在干儿子赵文华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起身,准备领头向着空无一人的皇帝宝座拜下,然后宣布殿试正式开始。

但就在这时候,侧面一阵旗帜摇晃,领头疾步而来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

一众重臣纷纷愕然,就连严嵩徐阶都大为意外,自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后嘉靖帝移居西苑,二十三年、二十六年两次殿试都是在西苑举行的,毕竟天子门生,天子得到场啊。

但即使是在西苑举行,嘉靖帝一样不露面,所以从嘉靖三十二年开始,殿试考场又重新回到紫禁城的太和殿。

没想到,都好些年没回紫禁城的嘉靖帝居然回来了,而且还来参加这次殿试。

虽然是一身道服,但毕竟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嘉靖帝坐上宝座有君临天下之势,在严嵩、徐阶两位媚上的青词宰相的带领下,官员、贡士拜倒在地口称万岁。

礼部尚书吴山高呼殿试开始,考生们纷纷落座,不少视线都集中在了队列最后方的那人身上。

原因很简单,就在昨天下午,浙江送来最新战报,宁绍台参将戚继光率军在宁波大破倭寇,斩杀四百有余,俘虏二十艘战船,并不损一人,嘉靖帝大喜。

兵部的官员如果格尽职守,肯定能想起这条战报最后的“不损一人”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戚继光升任宁绍台参将后,出战三次,都是野战,第二次第三次都是不损一人击溃倭寇。

如果兵部有聂豹的旧部门生,会想起在两年前的华亭,也有这么一场号称不损一人的胜战。

徐阶、李默、吕本还没什么感觉,但和钱渊接触较多的严嵩、赵文华都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关联,戚继光似乎和钱渊相交颇深。

甚至赵文华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拜访食园,钱渊就提过戚继光,临平山一战,钱渊力保戚继光率军出城,后来赴徽州备考之前,还几度推荐。

如果不是钱渊的力荐,无战功在手的戚继光是没有资格被允许募兵编练新军的,要知道如今只有四个人被允许编练新军,那三人分别是谭纶、俞大猷、卢斌。

要知道,训练一支新军,不仅仅意味着将领本人被上司看好,更意味着要消耗大量资源,东南战局缺的就是资源,说白了就是缺银子,编练新军比卫所兵要耗费的银子多得多。

而嘉靖帝清晰的记得,在两个月前的元宵节,徐渭、钱渊不止一两次在自己面前提起戚继光,甚至钱渊还借给戚继光不少护卫作为军中教习。

不多几个知道内情的官员都认为,是昨天的战报让嘉靖帝大喜,甚至爱屋及乌。

严嵩已经在考虑自己反正是没脸的,干脆不要脸把钱渊点为状元……

但很可惜,这次他们猜错了。

用嘉靖帝自己的话说,是今夜道心不稳,忽起意来一观新科进士。

用黄锦的话说是,皇爷今夜失眠睡不着。

事实是,年后不管是严嵩、徐阶,还是翰林院的李春芳、郭朴、袁炜,写的青词都不能让嘉靖帝满意。

所以,他今天是特地来看徐渭的。

因为,今天的殿试是嘉靖朝的老规矩,一道策问,一道青词。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