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皇阿玛一直很看重我,但却并不和蔼亲切,反而对我更加严厉。方方面面都从严要求。

世上的父子大概都是如此,做得不好,父亲会训斥儿子。做得好了,父亲依然会训斥儿子,要他戒骄戒躁。

世情如此,我也从不期待与阿玛多么亲近。只是觉得他英年早逝很可惜。他对平民百姓来说是个很好的皇帝,可惜之前的争储,之后的国事,已经将他的身体心力摧毁殆尽了。

我在政治上延续了皇阿玛的大多数政策,因为我对国事的看法大多与他相同,我对权利与百姓的态度,也与他相似。天下万民都仰仗我,我又怎么能不兢兢业业。

不过皇玛法也有很多值得我学得地方,比如他的后宫非常平衡,子嗣大多成材。比如他懂得一张一弛,所以长寿。比如他的权谋和隐忍。

皇阿玛对八叔他们的处置太过强硬急切,以后史书上恐怕终究会受人诟病。想想皇玛法对鳌拜的处置,让人觉得他英明大度,善待老臣,可鳌拜终究没活多久。要换了皇阿玛,可能就像对年羹尧那样,直接杀掉了,还让人暗中嘀咕什么“飞鸟尽良弓藏”之类的屁话。

之后奉额娘为皇太后。

封育有二子一女的福晋富察氏为皇后。

封育有一子的藩邸侧福晋乌拉那拉氏为娴妃。

封育有一子的藩邸格格小富察氏为仪嫔。

封育有一女的珂里叶特氏为愉嫔。

其他的未生育的藩邸格格侍妾我便让皇后自行安排成贵人常在之类的。

25岁时有了四子二女,勉强凑合吧。

皇子教育沿用皇玛法定下的规矩,上书房教出了皇阿玛和叔叔伯父们,还教出了我。那规矩虽严厉,课业虽辛苦,还有兄弟子侄的相处虽纷杂,可是“玉不琢,不成器”。不先从那个地方锻炼出来,我将来又怎么会放心把国事政务交托给这些不知民间疾苦的儿子们?

由皇子,我想到了皇女们。皇玛法似乎不太注意姑姑们的教育,白白送了那么多公主到蒙古,大都折在了草原上。我觉得让公主和蒙古联姻,就是为了让公主所出的子嗣将来继承蒙古部落的王位。结果一个个没生子嗣不说,还早早就无声无息的死了。

这样不好。既然与蒙古联姻是必须的,那公主必须有子嗣,那子嗣在大清的支持下必能登上王位。不能白瞎了我将来忍痛远嫁的女儿。

于是向后宫诸妃发了一道明旨:凡朕亲女,必须精通满文,蒙文,汉文,骑射。凡经朕亲自考核合格者,无论年纪,排行,均着礼部议封公主。

一来用公主的名号,钓着后宫女子和我的女儿们努力学习。想想看,要是小小的女孩就通过考核得封公主,她和她的母妃将多么荣耀。

二来我也想早日封了她们,让世人知道我重视女儿,让她们享受公主的尊荣的同时,也拥有公主的气度和能力。将来才能管理属下,拿捏丈夫,生下子嗣,然后掌握部落。

当然不可能人人都有这样强的能力,但哪怕没有生下子嗣,拿捏不住丈夫。只要她们能管理好属下,让自己长寿,长久的占着蒙古亲王的嫡福晋的位置,也算勉强合格了。

而且这事儿并不复杂,我付出的仅仅是早晚都会在她们大婚前封给她们的公主封号而已。

皇阿玛死前把他训练的密探“粘杆处”给了我。除了御史之外,我又多了一个查探京外官员的途径。他们还能为我办一些明面上我不方便做的事。不过要小心的控制其中的度,免得他们将来成了明朝的锦衣卫那样尾大不掉。

我肯定不是那种雄心壮志的开疆扩土之君;也不是那种勇于尝试的改革之君;我的能力只能当一个守成之君。我不想浪费库银和人命去获得文治武功,当然国家遇到侵犯也绝不媾和。也不想任用商鞅和张居正那样的先锋改革派,改革都需要冒险,我不想拿百姓国事去冒险。

皇阿玛留下的国库丰盈,短时间里国事都不会缺银钱了。

皇玛法和皇阿玛留下的政治政策,我归纳总结后继续使用,这是经过了事实证明的合适的政策。

皇阿玛留下的官员朝臣,我看着能力和忠心度都还不错,也就继续用了。以后进行了科举再慢慢提拔新的人才。

想当个千古流芳的好皇帝不容易,可是我觉得当个爱护百姓的守城之君对我来说不困难。我从小到大受的教育,在皇阿玛身边和六部里观摩政事,我大婚后的八年时间,日日不辍的了解分析政事。如今,我已经敢说,我准备好了。 166阅读网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小说阁”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