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苏河端坐在乾清宫书房,神情专注地批阅着各省巡抚呈上来的奏疏。
在这一沓沓的奏疏之中,有一个词频繁地映入他的眼帘——物价暴涨。
如果是寻常物价,还无法引起皇帝苏河的关注,这次物价暴涨引起了粮价不同寻常的暴涨。
帝国幅员辽阔,掌握着多个粮食产区。
自苏河推翻大明,登基称帝以来,他一直对粮价实施着严格的把控。
在皇帝苏河的规划里,粮价允许有一定程度的波动。
但是以常见的小麦和大米为例,一百石的粮价要控制在一两银币以内。
红薯玉米等杂粮,价格会更加低廉。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百姓哪怕是破产,流离失所身无分文。
他只要愿意干活,找一个勉强糊口的日结工,工资能买得起最低廉的粮食。
皇帝苏河的记忆异常清晰,当年他率领百姓造大明朝的反,其中一个重要的导火索就是陕西地区严重缺粮。
陕西因为小冰河时期的旱灾,再加上地主人为囤粮粮。
价一路飙升,涨到了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承受、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步。
大明末年,那可怕的粮价,一石粮食竟然涨到了四五两白银。
如此高昂的价格,使得百姓想要活着,都异常的艰难,只能跟随起义军去造反,才有一条活路。
而如今的粮价,与明末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明末时的粮价竟是现在粮价的四百倍之多。
控制粮价,这一直是皇帝苏河引以为傲的一项德政。
如今在交趾、广东、浙江、松江、山东等地区,粮价却已经呈现出失控的态势。
现在粮价竟然已经涨到了一百石三两银币。
这个水平的粮价,不算是高粮价,但这件事情却暴露出朝廷已经无法管控粮价,这才是最为致命的问题。
皇帝苏河记得万分清楚,帝国各大产粮区根本没有出现减产的情况。
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粮食按理说是不应该涨价的。
朝廷明明在努力控制粮价,粮食没有减产却反常地涨价,这其中绝对是某个环节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皇帝苏河眉头紧皱,目光中透露出忧虑。
他立刻拿起手边的电话,毫不犹豫地拨通了松江巡抚赵世衡的号码。
在这几个物价失控的地区之中,松江的情况最为严重,价格涨得最为利害。
他必须要尽快弄清楚其中的缘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皇帝苏河在打通电话之后,语气急切地直接询问道:“赵巡抚,松江的粮价到底是怎么回事?”
电话那头,赵世衡巡抚无奈地苦笑道:“陛下,粮价暴涨的原因刚刚才弄清楚。
粮食的供应绝对没有问题,只是如今银币买不到之前同等数量的粮食了。
不只是粮食价格暴涨,市面上主要的商品,价格全部暴涨。
布匹的价格翻了十倍、钢铁的价格翻了十五倍、酒水的价格翻了十八倍。”
皇帝苏河听到这话,眉头皱得更紧了,他从松江巡抚赵世衡的话语中敏锐地察觉到,银币的购买力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这是银币购买力出现了问题,赵巡抚搞清楚具体的缘由吗?”皇帝苏河严肃地说道。
松江巡抚赵世衡赶忙汇报道:“陛下,据臣了解到的缘由,主要源于襄国、赵国、楚国等藩属国。
他们大规模地采购帝国的机器和军舰等武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