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主任觉得自己说的价格离谱,其他人也应和着。但罗成可不这样想,他这组装一台发动机可比组装一辆车还麻烦,而且其他的发动机厂,在成立之初就是因为需求才成立的。
就说别人造车,只是仿造一下,就合并了多少厂,还给个百八十万研发资金。所以人家工厂可以不算那些设备和技术的投入。但罗成这边不行,价格太低的话,还不如直接不卖,最多连方块车也加个玻璃,装一个新式发动机,直接卖一万块。
把投入机器的钱也算成本里面,而且还是全部自产的算法,那机器可就多了,得几十万吧。错,那只是一套机器,罗成可是打算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就进行出口的。按照百万千万算,罗成都不觉得多。
国营企业自力更生研发产品,都没有依靠任何的财政拨款,你可以说现在的汽一厂也是如此在搞。但汽一厂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厂,在初期汽一厂也是地方财政投入的。
罗成这边有啥,除了借了汽一厂的研发费用几万块在弄方块车,基本上发展到现在,从头到尾都没有地方财政支持一下。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汽车制造厂是负债的,只有生产出来的车子卖了,才有一点盈利。
而且这个定价,罗成是打算出口也是这个价格,最多按照货币比例,卖二千多美金一台。
反正国产的发动机价格是没有任何参考意义的,因为这年头国产的东西,利润都不会太高。
这次罗成算是搞了一次一言堂,不过想到方块车的组装速度,除非配件找其他厂加工,而且还必须是签计划生产合同的,否则造的发动机还真不够自己用的。卖便宜了,那哪怕是多组装出几台方块车也比卖发动机强呀。
就跟天户的汽一厂那边一样,发动机也就够自己折腾,够了的话因为出口不了,就不会去增加产量。这也是为什么罗成搞方块车后,那边给不出什么量的原因。
而就在大家商讨发动机对外出售的价格时候,轧钢厂送叉车的原材料来了。定制的是五辆叉车的板材,还有按照要求定做好的货叉。
光板材就占了车子的一半以上重量了,轧钢厂那边是用了两辆卡车送来的。主要是用于生产叉车的车身板,是一块大的整体钢板,一块板子就超过半吨重了,得几个人用很大力气卸下来。
不过以后要是有了叉车,自己厂里起码得留一台,现在卸货的架势反正罗成看的是有些吓人,最多就是绳子套一下,主要还是依靠人力来卸。一旦失手,重力一偏真的要出事故的。
既然叉车材料来了,会议接着开,让人事部接着招人,车间目前不够,罗成也知道。克服困难,新场地的工地车间一直在扩建,哪怕是在下雨的时候,都在整理地面。罗成又没让工人下雨天在外面干活,不下雨的时候,外面冷点就冷点,衣服多穿点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