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想劝皇帝,不要滥杀了。
但估计皇帝也听不进去,他们也不敢劝谏。
“这个月,朕诏见了吴复七次。”
“他给朕上了七十八道奏章。”
“老人家耄耋之年,却还惦记着天下百姓啊,其为国之心令朕动容。”
“他每一道奏章,朕都看了。”
“不止他,徐珵在辽宁,也给朕上了十三道奏章。”
“在地方的百官,闻听朝中建立治水司,上奏章者不知凡几,言之有物的奏章比比皆是,说明眷念天下的官员还是很多的。”
“他们的奏章,朕每一个字,都仔细地看了。”
“都给他们亲笔批复了。”
“朕让司礼监整理出来的条陈,你们拿回去研读,酌情增加、删改。”
“治水司马上就要提上日程,阁部要将精力放在治水司上。”
“治水司新设,今年是最难的,框架必须搭建起来,条陈、律法都要拟定,规矩也要定下来。”
“然后才能具体办事,让下面办事的人有法可依,根据条陈办事。”
“才不至于乱了方寸,朝堂也好管制。”
真正让朱祁钰动容的是,吴复多大岁数了,心思还在黄河身上,还有徐珵,已经是太监了,却心心念念着治水。
仅此一个月,朱祁钰收到一千二百多封关于治水的奏章。
天下百官提出的问题、解决办法,多如牛毛,言之有物的奏章超过七百封。
有些滥竽充数,邀功邀赏的,都被朱祁钰臭骂一顿,令其抄写治水书籍,送入中枢。
“陛下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胡濙跪在地上:“陛下设立治水司,愿拿出亿亿两银子,根治黄河,功业不在于舜帝之下!”
“臣等在景泰朝任事,与有荣焉!”
“请陛下,受臣等恭拜!”
这可不是吹的。
太祖皇帝如何?太宗皇帝怎么样?
治理黄河了吗?
宋元就别说了,没一个好货,黄河烂成这样,就是他们干的。
但大明皇帝可是把百姓放在心上的,结果做了吗?
朱祁钰肯拿出享乐的钱,来根治黄河,才是真的千古仁君。
“都起来吧。”
朱祁钰认真道:“治水乃是顶天的大事,绝不能出现任何错漏,阁部拟出条陈后。”
“公开出来,让天下百官、民间文人、能人志士参与修改。”
“务必要将治水之事,做到尽善尽美。”
朝臣拜服在地。
说完治水之事,朱祁钰语气一缓:“明天是二十八,要放榜了吧?”
景泰九年的恩科,已经在二月初九开考,二月十五考完。
题目是阁部共同拟定的,朱祁钰单独出了一道题,就是问治水之策。
还真发现个人才,叫白昂。
此人若按照历史轨迹,应该在景泰八年进士登科。
但因为景泰八年进士没有如期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