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你的分析,基层开发的路子竟是走不通了。”他忘记了坐在对面的是一个小他二十余岁的青年,真正的初出茅庐的青年。
“不。您的设想完全可以,只是注意避免其中的弊端即可,智慧往往藏在群众中,说不定能为我们找到一条适合我们生产经营的民品呢。”
“你一定考虑过了,我们适合什么样的产品?”
“厂长,首先是借用。我们考虑的民品应当是可以借用和基本借用军品技术和设备的产品。我们在军品技术上有什么独到之处?焊接!还有大型铸造,对吧?我们的焊工是北阳最多的,或许集全市也不一定有我们一家多,我们的大小焊机也是最多的,我们是不是围绕着焊接做文章呢?”
话题就此展开。期间有两拨来找朱磊的都被朱磊挡回去了,一直谈到11点,朱磊才放荣飞走。
朱磊烫脚后躺在床上,一面抽烟一面思考,他从质量安全局副局长的位子上调北阳,很大成分是过渡性质。北重的班子年龄结构偏大,北重的党政一把手长期不和,北重的产品结构是清一色的军品,这些都让部里感到不安。过渡也不是不作为,朱磊希望自己在北重打开一条新路,那样他可以风光的离开,可以再进一步,升到司局正职的位子。朱磊并不想在北阳长待,他有严重的胃病,他是南人,对北地的饭菜多有不惯------但实际情况比他预想的复杂,厂里分了二大派,王志文老书记一派,徐东升,卢续就是其代表,现任书记张昌君一派,胡敢、纽家兴可以算作张派。表面上还过得去,一有机会就互掐。开发民品落在卢续肩上,总管财务的胡敢便多有刁难------他来厂没有做大的人事调整,他吃不准,他在小心地维持着平衡------他希望搞出一个像样的民品,那样他可以风光地离开,但这个小家伙泼了那么多的凉水,而且说的是那样的有理,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很有水平呀。北重看上去繁华,但积累的问题之多,是他在担任厂长快半年才陆续了解的,子弟就业形势严重,职工住房紧缺,三代同堂的不在少数,设备老化,技术装备更新速度严重滞后,技术力量短缺,技术人才队伍形成一个十年的空档。厂里缺少必要的规章制度,或者有制度疏于执行。人事制度,业绩考核都存在极大的问题,近年来竟然没有一份用于考核基层的经济责任制,还是按照过去完成任务就算。机关更是干多干少一个样------更为严重的是派性问题,朱磊不能挑开这层纸,那样麻烦更多------朱磊是熟读史书的,记得曾国藩说过,办大事以找替手为第一。至理名言呀,现在的副手中,徐东升,纽家兴都暮气深重了,好在新提的两个副职卢续胡敢颇有干劲,但又彼此不对路------中层是企业的脊梁,但近300人的中干队伍,30岁以下的只有一人,还是个团委书记,女娃子是张昌君的女儿,明显带着其父的烙印。朱磊需要一大批有干劲有水平的年轻人来帮助自己打开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