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人山人海,很多游客专门提着白色印有蓝色店标的袋子拍照留念,马赛克地面上写着大大的1837。这家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破旧房子,小小的门脸,如果不是门口排长队,稍不留神就会和世上最正宗的葡式蛋挞擦肩而过。
走进蓝色大门,蛋奶香扑面而来,柜台后面的老侍者恨不得变成千手观音,脚不沾地的忙着点餐,忙着打包,忙着在蛋挞上撒肉桂粉和糖粉。
装满蛋挞的铁盘从厨房一盘一盘被端出来,服务生快速将它们装进贝伦蛋挞店的专用纸盒里。客人们有的将蛋挞打包带走,有的站在将蛋挞一口吞掉。
朝店里面走,店内空间大得出奇,原来别有洞天,边边角角都摆满桌子,墙壁用葡式传统的瓷砖装饰。通往厨房、卫生间的墙壁也都贴满花纹考究的藏蓝色瓷砖。
大厅光线通透,客人们排着长队等候侍者安排座位,好不容易坐下来,这种牛逼的店必须要有耐心,有钱都不好使。
先看菜单,这里除了蛋挞,还制作各种葡萄牙传统的甜品点心。有咖啡、茶、波特酒、当地的绿葡萄酒。作为名声显赫的百年老店价格并不贵,蛋挞一欧元一个,和外面妖艳贱货差不多。
先点三十个蛋挞压压惊,老服务员吃惊的打量几个人,庄臣笑着拍拍肚皮,一挑大拇指,对方露出微笑,转身去准备。
配两瓶绿葡萄酒,被端上来的蛋挞长得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外皮烤得有点焦,焦糖味很浓,拿起来也不像肯德基蛋挞那么软趴趴的。
一口咬下去,蛋黄心口感滑嫩,浓郁瓷实,外皮很脆却有韧性。整口吞下去,奶油味直冲脑际,顿时刷新三观。
环视周围的人,都不厌其烦往蛋挞上撒厚厚糖粉和肉桂粉,庄臣平时对肉桂无感,但很奇怪的是,肉桂和奶制品很搭,在伦敦就喝过肉桂苹果味的酸奶,试着撒点肉桂粉,一尝,肉桂味让蛋挞的奶味变好浓,真是很奇特的搭配。
有人形容蛋挞:一流中的一流,应是酥皮的。油面团和水麦团均匀覆叠,烘香厚一层一层又一层的薄衣,承托那颤抖的、胀胖的、饱满的、活活地晃荡,但又永远险险不敢泄漏的黄油蛋汁,凝成微凸的小丘。
每一摇动,就像呼吸,令人忍不住张嘴就咬。不能一口全吃,先咬一口,滚烫得令嘴唇受惊,但舍不得吞。含在嘴里,暖热儿踏实,慢慢吃。此事酥皮会有残屑,顺势洒下,一身都是。又薄又脆,沾衣也不管。再咬第二口……
不愧是世界蛋挞的鼻祖,在葡萄牙革命时期,很多教堂都关闭,附近热罗尼莫斯教堂的修女为生存,尝试着做甜品出售,没想到迅速被人们接受,这就是最早的蛋挞。
据说那时的配方至今也只有三个人知道,比可口可乐还神秘。
惊奇发现后厨居然也可以参观,甚至能看蛋挞制作的全过程。每个工人对游客习以为常,满脸淡定的忙着。
对于这种网红打开地,转这么多国家,庄臣又自己的鉴定标准。很简单,看看有没有足够多的当地人?
全是游客,再好也不会好太多。如果当地人也喜欢来,那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