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行或泊,行则轻快,泊则闲雅;或独或群,独则独标高格,群则浩浩荡荡。乌篷船是水乡的精灵,更是水乡的风景。
来到传说中的三味书屋,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这里求学。大文豪的座位,就在书房东北角,一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
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先生批评,就在书桌右上角刻早字以自勉。塾师寿镜吾,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
不过四十平方米,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
提起这里,总绕不过两样特产。一是老绍兴每天不喝两口就浑身不舒服的黄酒,二是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那一口浓墨重彩的酱油。
别处的食物,大多讲究个味道,要求更高一点的还会追求食材的新鲜度和摆盘的精致度。而在绍兴,食物则是为酒而生。几乎所有的绍式美味,先不谈制作工序复杂与否,只要能下酒,在绍兴人看来,那都是好东西。
而小吃,在有些城市似乎意味着好吃,拥有属于自身城市的街头味道,却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美食。在这里,当地人的小吃,和正餐几乎是共通的,可以出现在街头巷尾,也能通过精致的排盘出现在酒店的餐桌。
比如鲁迅笔下简单的温两碗酒,要一叠茴香豆,成就茴香豆在非绍兴人民心中的美食地位。入肚暖胃,越嚼越有味,每家本地人扎堆的酒楼,必会有可以被称为自家招牌的茴香豆。
煮好的茴香豆呈青黄色,口感鲜嫩软弱,味道清香甘甜,配上辣椒酱和甜辣酱,别有风味。
绍兴真不大,穿了两三条街,便入了石板路的老旧的仄巷。巷子窄到几只一人力车宽。老宅大多敞着门,里面透出古旧的气息。车夫说,现在里面住的大抵是些老人了,年轻的都搬进高楼里,言下颇有些唏嘘,令人又有些吃惊于这小城的底蕴。
没有去人多的沈园,反而来到青藤书屋。进去是一院,只数丈方幅,算不得园林,只是个院子。一落是十多枝青翠的竹,一落是两三株茂盛的芭蕉,石径旁有藤架,行数步有低矮的老井,井口凹残而生着青锈般的苔渍。
书屋高大的素壁下垒着石台,置花草盆石数本,壁上嵌着三个字,曰自在岩。气息很好,寂寂的,并不刻意阻拦,却自深隔于外面的浮嚣。
屋前复有一小方池,直伸到屋下,池里锦鳞十余尾悠闲地游着泳,屋下一根青苍的方石础也立在水里,上镌“砥柱中”三字。中流砥柱,本是廓大激烈的场面,不想却在寂静的方寸间也能成立。古人的经营,真有不可及处。
草木,鱼虫,水石,书法,文学,人的精神,就在这不过十来平米的角落里立体地、动静相济地展开着,叙述着,若芥子之涵宇宙。这样的功夫,只有华夏文明能办得到。
再向后只剩一长方的小天井。两角各栽一桂树,据说一是金桂,一是银桂。可惜现在没到开花的时候,只领略到树荫带来的清凉。
一些阳光意外地渗进来,映在石板地上,象是莫名的文字漂浮着。靠墙是一长条的石案,很拙重,就只是几根粗糙的大石条搭起来而已,又几个同样拙重的小圆石几垒在下面。
案子上养着十来盆兰花,有蓝白相间的瓷盆,也有几只土陶盆,并不统一。而就因为这不统一,不经心,这些兰花竟融在了这寂寂的天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