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姑也在望着星空,许久后,忽然伸出烤鱼,指向西边一颗很亮的星星:
“喂,你知道那颗星星叫什么吗?”
许不令抬头看了眼:“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应该是长庚星。”
小村姑从椅背侧面探出一双眼睛,略显惊讶:
“你还读过诗经呀?”
许不令从言谈举止中,已经看出这小村姑不是乡野愚妇,此时看来她恐怕还读过不少书。他点了点头:“四书五经是必修课,自然读过。”
“那你会作诗吗?”
许不令眨了眨眼睛,摇头轻笑:“作诗不会,倒是背过不少。”
小村姑好像对这些很有兴趣,把椅子转了半圈,双手持着烤鱼,手肘放在膝盖上坐着,偏头认真打量:
“背过哪些?我看你记错没有。”
许不令有些好笑,稍微想了下,看向篱笆外绵延至视野尽头的万棵桃树:
“嗯……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刚念出两句,小村姑便眉头一皱,晃了晃烤鱼:
“没这首诗,你骗人。”
许不令自然知道没这首诗,他轻声解释道:“近两年,江南那边的才子刚写的,风靡大江南北,出名的很,姑娘在这里不问外世,没听过也正常。”
小村姑性格确实和人不同,追根问底道:“谁写的?”
“呃……唐寅唐伯虎,苏州吴县的才子。”
“你说谎,苏州没这号人。”
许不令自然知道没这号人,就算有也得几百年后才生出来。看来这姑娘不是自幼就不问世事,对外面还挺了解。他只得继续解释:
“刚刚出名,姑娘没听说过也正常。”
“唐寅他爹是谁?师承何人?”
“……”
这个问题显然把许不令问住了,这世道很讲究尊师重道,只要是读书人,自我介绍必然会说‘家师某某’,以视对授业恩师的尊敬,而出名的才子更是如此。
而对于旁人来说,就和江湖上一样,觉得一个大侠很厉害,首先打听的就是‘谁教出来这么厉害的徒弟?’,他既然背了人家的诗,怎么可能连这些都不晓得。
许不令犹豫了下,含笑道:“唐寅出身寒门,自学成才,其家室倒是没打听过。”
小村姑轻轻皱眉,明显是不信,摇头道:“你和外面的人一样,都喜欢说谎。罢了,你背诗吧。”
许不令略显无奈,继续道:“……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繁星如海,夜火清幽。
许不令削着木碗,声音平静的念着桃花诗。
小村姑听了几句,便用手撑着下巴,手肘放在躺椅扶手上,目光很认真。
一首诗念完,许不令露出几分微笑:
“如何?”
“挺好的,你为什么给我念这首诗?”
“触景生情嘛。”
许不令笑了下,偏头看向篱笆外的几百棵小树苗,询问道:
“姑娘种这么多桃树做什么?”
小村姑想了想,认真道:“摘桃花换酒钱呀。”
许不令看向方圆几十里荒无人烟的山野:
“你又不出去,怎么换?”
“明年二三月份开花了,摘了出去换就是了,我又不是没长腿。”
许不令无言以对,感觉和这小村姑就不在一个频道上,只得改口询问:
“姑娘以前种桃树做什么?”
小村姑回答依旧很干脆:“桃花好看。”
“好吧……”
许不令点了点头。
鱼儿逐渐烤好,香味扑鼻。许不令先烤的,自然也先好,当下把插在地上的木棍拔出来,递给小村姑:
“你先吃,我把碗先削好。”
小村姑看了两眼,从怀里掏出手绢,包着木棍接过来,然后又把躺椅转了过去,背对着许不令,闷头开始吃烤鱼,小黑狗也趴在了跟前。
许不令削着木碗,可能是周围太过安静了,又开口道:
“世上好看的花多着,这片桃花海只有初春才好看,其他时候也一般。我知道个地方,种了几百种花,世上有的花哪里基本上都有,一年四季的景色都不同,现在过去,应该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腊梅、茶花、君子兰……”
小村姑从椅背后面探出眼睛,半信半疑:“有这种地方?”
许不令笑道:“这次绝对没骗姑娘,我就在哪儿出生的,七八岁前都一直住在那里。”
小村姑思索了下,轻轻摇头:“我喜欢自己种的,你们种的肯定乱七八糟。”
“没乱七八糟,很整齐。”
“有我种的整齐嘛?”
“呃……”
许不令偏头看向外面的树苗,整齐的有点强迫症的感觉,确实比不了,当下也不说话了。
躺椅摇摇晃晃,很快,一条鱼被小村姑和黑狗分着吃完了。
许不令用削铁如泥的宝剑削好了小碗,递给小村姑:
“你看看合适不。”
小村姑依旧用手帕包住小碗,拿在手里比划了下,满意点头,说了声:“还有筷子。”
然后起身走进了厨房,打来热水洗漱后,便回到了侧屋里,栓了门。
院坝里彻底安静下来,许不令稍微迟疑了下,终是摇头一笑,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