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令王韵率军攻伐塞尔柱的时候,另一边赵祯也对石元孙进行了小小的控制,让他战线不可拉得太长,以积极防御为主,切不可攻伐曲女城。
这一点上石元孙做到了,他在云南西路驻守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对天竺进行反击。
效果自然是非常明显,不光攻陷了那烂陀寺,还为大宋搜集了足够的书籍,这些书籍都是一切有关知识与科技的内容,至于佛经……几乎被全部付之一炬。
赵祯并不知道,自己对佛教的厌恶使得原本应该处于世界第三大宗教地位的佛教,极具衰落,日渐式微。
道教才是华夏的本土宗教,佛教这个外来的“和尚”虽然经念的不错,可惜处事哲学与华夏文明相悖,都去信佛供奉佛了,谁还来种地,经商,管理国家和百姓?
在日子不好过的时候,佛教的心理安慰作用很大,但在太平昌盛的时代,佛教本就不是热门的信仰。
大宋的百姓现在信仰的是自己的双手,靠劳动创造价值。
而这一点也恰恰是赵祯所灌输给大宋的百姓的哲学智慧之一,另一个便要算是格物改变世界了…………
石元孙的错足够中枢和参谋兵事院的弹劾了,也足够剥夺他的一切战功,但因为及时的挽救错误,生擒那耶波罗,所以赵祯并不打算再追究下去。
只是在朝堂之上对着空气斥责一番也就罢了,毕竟是将门之后,毕竟是为数不多能为国朝效力的将门之后,理应优待。
事实上赵祯留着石元孙,让他建功立业为的是自己的好名声,这几年来将门凋零,寒门不光入侵了士大夫阶级,也顺带着连武将阶级也入侵了。
将门真正能有所作为的人也就剩下杨怀玉和石元孙两人,这两人一个和赵祯关系密切,所以优待之自然不过分。
而石元孙这个孤零零的将门之后再受到赵祯的优待,那就说明官家心地仁慈,也念在将门这么多年来劳苦功高的份上体恤之。
当然现在的将门基本上已经和武职告别的关系。
除了一些老的行将朽木的将门老人还挂着武将的清贵头衔外,其他的人几乎已经全部经商或是变成南海之地的庄园主。
日子照样过的舒坦,只是家中的刀兵已经生了锈,不堪重用。
如此情形之下,石元孙这样的将门虎子便是赵祯手下的“大熊猫”了,保护都来不及,怎么能轻易让他受罪?
或者说他是赵祯的贞节牌坊,只要石元孙立在朝中,就没人能说赵祯是个薄情寡义的皇帝,至少他是给了将门机会的,只不过将门的这些子弟自己不争气罢了。
所以赵祯在石元孙能及时改正错误的时候并不会责罚的太过严重,这一点不光赵祯自己清楚,朝中的相公们也都清楚。
没人愿意把赵祯的手段给说破,谁没事愿意给皇帝上眼药,这不是没事找抽吗?
所以赵祯对石元孙的褒奖旨意一骑红尘的从神都城去往南方,这不光是褒奖石元孙,更是下令让他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