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个美妙的东西,他们控制了人的善恶,而杀害同族这种在道德上受到强烈谴责的事情可以在逼迫下干一两次,但不能大量屠杀。
最先崩溃的不是吐蕃百姓,相反而是角厮罗逐渐出的“斩首队”,这些人都是吐蕃的精锐,对角厮罗和吐蕃都是忠诚的,但他们不断的杀戮吐蕃百姓和溃逃的士兵,时间长了心中的阴影便越来越大。
开始出现抵触之后,手中的刀子就不再那么“锋利”了。
逐渐的有人开始放任百姓和溃兵的出逃,甚至自己也加入了出逃的行列之中,一路向宋军的招降大营而去。
没错,现在的宋军招降不是仅靠几顶帐篷就能解决的了,逻些城的出逃数量越来越多,宋军专门开设了招降大营,一个木质围栏的营地中满是从逻些城掏出的军民。
在这里设有专门供给吃食的地方,同时也有临时落脚休息的帐篷,还有准备分发的干粮,从逻些城中逃出的吐蕃人一旦抵达,便会被暗自在大营中。
宋军官员要做的便是“政治宣传”,把吐蕃眼下的情况和大宋未来的打算详细的告诉他,并让他自己选择要去的地点,并且给他们路上所需的干粮让他们离开。
这段时间招降大营就没停歇过,不断的有吐蕃人出城,也不断的有吐蕃人被遣散,给逻些城同样制造了巨大的压力。
大溃逃终究还是到来了,逻些城南面的守军在宋军的炮击间隙向宋军大量投降,他们是大规模整编制的投降,一次归降来了近万人,同时也使得靠近南城的百姓大量涌出归降,溃败之势一发不可收拾。
这次大规模的归降触动了整个逻些城,原本还打算抵抗的吐蕃军队也开始撑不住了,思想上产生裂痕的他们开始了动摇。
而即便如此,宋军仍然没有打算攻城,相反增加了围城的力度,不断的接纳掏出来的吐蕃军民。
角厮罗除了气急败坏之外,别无他法。
时间在不但的流失,逻些城中的人口基数依旧庞大,坐吃山空的逻些城逐渐出现粮食的供应紧张。
百姓的口粮被严格限制,唯一需要的便是满足军队的所需,角厮罗不敢再失去军队了,百姓的溃逃他无法阻止,但军队的溃逃他却要控制。
就这样宋军和吐蕃大军对峙了半个月,宋军的补给源源不断的从后方运来,大军也在不断的分兵清剿高原上的反抗力量,清剿那些效忠吐蕃,效忠角厮罗的残余军队。
宋军战果不断的扩大,利用角厮罗和吐蕃主力被围的这段时间,宋军已经控制了逻些城的南部和北部的所有土地,同时对东面宋军早已占下土地进行加强管理。
事实上边防线已经被宋军向前推进到了逻些城,围城并不妨碍宋军对已经占下的土地进行建设和统治,这是在赵祯在同时进行的事情。
一旦逻些城中的粮食耗尽,其结果便是鱼死网破,要么角厮罗奋起反抗和出城突围和宋军拼个鱼死网破,要不然便是被宋军彻底困死在城中。
而无论那个结果都是宋军得利,伤亡可被降低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