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太着急了,赵祯通读史书秘闻之后,甚至怀疑他是一个拥有性格缺陷的人,好歹也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改州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种种手段相当了得。
可以说隋炀帝的政治手段已经相当成熟,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在最不该着急的时候着急了。
隋炀帝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导致隋朝崩溃覆亡。
三征的高句丽不是现在的高丽王朝,而是包括了现在大宋北方的一些吐蕃,甚至是东海女真。
但高句丽并不算是高丽王朝的前身,它桀骜不驯700多年了,头400年都城在吉林,后300年在平壤。
所以说高句丽是中国的政权,而非后世半岛小国说是他们的政权…………
炀帝三次打高句丽,用了一百多万大军,仅仅生还了两千七百人,其中虽有夸大,但在赵祯看来依旧是不小的损伤。
因为高句丽利用地形采用了衣服中极为特殊的战术对付隋军,就像是后世著名的游击战一样,只不过更多的利用天气。
北方天气寒冷,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季节我不跟你打,我撤,退守艰难险道之后积蓄力量,而一到冬天我便反攻,拖住你,在严寒的季节里你自己就冻死了。
为了打高句丽,光从陆上兴兵不行,还得走水路,走水路就需造战船。工匠整天在海里泡着折腾,腰部以下半个身子腐烂生蛆,不下去的话就斩首,这就是隋炀帝的暴政,也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老百姓忍不了,农民起义自然而然的爆发。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这话是没错的,之后的正统王朝再也没有过如此急躁的帝王。
但在赵祯放下《隋书》之后却感叹隋炀帝的可悲,从他的手段和事迹上来看,他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但凡他的计划实施的慢一点,但凡对门阀之家忍让一点,也不会造成隋朝覆灭的结果,虽然他想着利用征服高句丽的办法来瓦解门阀世家,但这个想法太过不切实际。
李渊追谥杨广为隋炀帝实在是太过贴切,炀之一字为金属炽烈燃烧,便正是符合杨广的性格,当然也是形容他的酷烈。
一本隋书通读下来,不光能看到杨广的残暴,也能看到唐人对他的诋毁,史书就是这样,有时候不得不带着有“有色眼镜”去看人,当然也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作者。
每日读一篇这是赵祯的习惯,当他看完了帝纪第三-炀帝上帝纪第四-炀帝下后,意犹未尽的咋了咂嘴。
提笔在炀帝二字的边上加上自己的话: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大宋的交通便利使得帝王可以随意出行,只要能形成一种巡查制度就好,皇帝要想了解自己的国家,就要眼见为实。
官员们可以营造出一个“理想的州府”但却无法避免有人说真话,只要帝王到了某地,或多或少能够自己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