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的体重正在按照计划往下掉,这在他和波兰斯基屡次碰面的时候能够看出显著的变化。
“我有一种毁掉一个珍贵的中国瓷器的感觉。”波兰斯基对丹尼尔的减肥成果显然非常满意,“这个程度应该差不多了,无论如何总还是需要化妆的。”
健壮的丹尼尔相当性感,而瘦削的丹尼尔则有一种虚弱的美感——这和一个传奇钢琴家真的是珠联璧合。还好波兰斯基没有打算对斯皮尔曼进行完全还原,不然丹尼尔恐怕真的要无缘这个角色了,斯皮尔曼当然没有丹尼尔的脸孔。
双方在不停地接洽彼此对于故事的理解,当然,绝不部分是丹尼尔在靠近波兰斯基,这位导演在拍摄自己息息相关的电影的时候,显得胸有成竹,一切的设计、设想和安排都了然于心,丹尼尔只需要从语言、动作、表情和情感气场里去感受他内心的那个故事和世界。
“你因为《辛德勒名单》过于靠近你的过去而拒绝了,所以在《钢琴师》里,你会排斥很多切身的经历么?”
“不,当然不,我会把很多亲身经历都融入到故事中去,放在别人的身上,放在斯皮尔曼的身上。”波兰斯基摆了摆手,“描述自己的人生和将自己的故事嫁接到别人的生命里,是完全不同的。我这样的人,很难以自己为主角去回顾过去的历史。斯皮尔曼也是,《死亡城市》被写出来之后,他本人从没有看过。他只是觉得自己有义务将这一切留存下来,而不是为了回顾生命,那样的生命有什么值得回顾的,到处充斥着黑暗、分离和屠杀——即便有一些光明之处,也在这样遮天蔽日的阴暗里不值一提。”
波兰斯基沉默了好一会,才继续说道,“但是,《钢琴师》不是这样一个故事,不是纯粹的宣扬历史的罪恶和黑暗,也不是歌颂韦恩这样的人物。它只是在描述,丹尼尔,你知道么?你的内心必须是平静的,是是属于斯皮尔曼,不属于历史学家,不属于政客,也不属于今天的普通人——只属于斯皮尔曼,你所演绎的,就是他的人生,也仅仅是他的人生,不要有任何别的加诸在他的身上的额外的东西,那些会让这个人复杂的人生不再纯粹。”
“是的,他的人生很复杂,但又很纯粹,因为这是一个历经纳粹时代的单纯的故事,没有历史的加工,也不随着人们政治观点的变化而变化。”
丹尼尔若有所思,他明白波兰斯基所说,也因为对他心存敬意。
不论是斯皮尔曼还是波兰斯基,比大多数人都有权利去控诉历史,尤其他们都影响力巨大的人物,波兰斯基的电影将被全球数以亿计的人观赏,他们想要宣扬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想要煽动什么,想要引导什么,真的太轻而易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