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了多少?”比克斯眼见罗宾诺夫的这里退出去,才神情严肃起来,“你的表现太让人意外了,估计一上班,他们就会知道,你在为《歌舞青春》头疼了。”
“不需要被告知,他们都会知道的。”罗宾诺夫走过来把报告递给比克斯,“900块银幕的差距,票房却反而比较对方少500万左右——这怎么可能!难以置信。”
《歌舞青春》是一部很难估算票房的电影,尽管大家一致认为这部电影会为米高梅赚不少钱。但按照制片预算2000万不到来说,票房在5、6000万应该就算表现良好,可是如果加上“歌舞青春杯”的投入,那么它的票房就应当要到8000万以上才能谈及表现不错。
而从其它因素来看,“歌舞青春杯”的推广,全覆盖的互联网病毒式营销,精准的目标人群推介等,再加上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由丹尼尔.桑德勒投资制作!这些林林总总,不好估量的因素,让各大预测机构,对《歌舞青春》的北美票房预测相差巨大。
最低的《综艺》的杂志,给出4000万以下的预测——“歌舞片也许会有复兴的一天,但可能不是因为幼稚的校园舞蹈。而它聚焦的观影人群年龄很尴尬——其中一大部分是没有观影决定权的,同时又不够低龄以至于可以得到父母的重点照顾。一部G级影片,要么是给幼龄孩子准备的,要么就为那些有独立观影**和能力的人——而《歌舞青春》的目标人群似乎处于两者之间,一个尴尬到可能导致失败的区间人群。有赖于丹尼尔的信用,和‘歌舞清除杯’的股东,它不至于赔钱,但想要和《坏老师》一样大赚一笔,恐怕不太可能。丹尼尔想要证明自己出了R级片,也擅长G级片的打算,也可能会落空。”
而《洛杉矶时报》给出8000万的数字,肯特.图兰则认为能够破亿,他在自己的F2F上发表了和《时报》预测继而那不同的数据。
“在《时报》上,我们综合了很多因素,得出8000万的数字。但从我个人的角度,从‘歌舞青春杯’影响力、首映式当天体现出的号召力,到丹尼尔.桑德勒对该片的信心,以及最重要的,这部片子体现出来的一种美好、阳光的青春色彩,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认为它会在北美拿下一亿。”
在《时报》这个数字左右的比较多。
《纽约客》认为可能是6500万,《娱乐周刊》则认为是7500万,《华盛顿邮报》给出了更为大胆的预测——9000万。
他们各有理由,认为这部片子,具备多重的票房鼓励因素——可是受限于其最根本的劣势,说到底,这就是一部校园青春歌舞片,很难吸引自认为成熟的影迷。而青年人到底有多少消费能力还是未知,至少没有人认为他们足以让一部电影闯过一亿大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