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公众选择奖和它的独创机制,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来证明自己。”
相对于《综艺》的持中观点,福克斯有线网就相当的不客气和不讲道理了。
“丹尼尔.桑德勒一手推动成立的‘社交时代公众选择奖’,在成立之初,就引来众多质疑。其中之一是。现有的人气类奖项,都有互联网评选渠道,是否还有必要由社交网络亲自参与创立一个新的选择奖;第二点是,作为主导奖项的人,丹尼尔同时又是众多电影的参演者和投资人,这让公众普遍怀疑奖项能够保持公正性;第三点,奖项组委会宣称的数据管理系统,有效性还没有得到足够可信的证明。
昨天,组委会公布了首届公众选择奖的提名名单,名单中,和丹尼尔相关的一系列的作品,《加勒比海盗2》、《歌舞青春》、《一往无前》等都入围其中。这加剧了大家对奖项公众性的怀疑情绪。
也许,丹尼尔.桑德勒和奖项组委会,应该好好考虑如何缓解对其的种种质疑,否则‘社交时代公众选择奖’很可能将成为一个笑话。”
……
作为一个面向公众的奖项,组委会不可能像丹尼尔那样,对社会关切和舆论,保持冷处理。
很快,组委会发布了声明,称所有提名均遵循事实,相信所有社交网络用户都有感受,提名演员在曝光度、影响力、积极评价、社交活跃度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是组成提名名单的依据,而这些依据都是网站用户亲自参与的,因此组委会认为,名单能够代表社交网络用户,即社交时代的公众选择。而且,组委会也注意到,普通用户对提名名单并没有明显的质疑和反对情绪,支持和认可占据了主流意见,对于一部分媒体意图表达出的奖项,组委会深感不解,但希望各界能够包容一个刚刚诞生的奖项。最后,他们也没忘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保证一定会不断改进。
不得不说,有理走遍天下是一条真理。
组委会很快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那就是名单确实代表了主流意见,尽管它们中有很多和丹尼尔关系匪浅,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它们确实是有代表性的——而且,首届公众选择奖,各个因素的权重,还是以曝光度、提及率、活跃度这些基础素材为主导的。可能随着奖项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提高,会渐渐将专业人士评价、电影评分、票房数字等因素的权重增大,以增加奖项的专业性——这也是组委会的一个远期规划。
公众或许会喜欢投票,但更重视的还是专业权威奖项——比如奥斯卡、工会奖、金球奖。公众选择奖希望把自己打造成评选类和专业类的双料权威奖项,只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过去。
……
作为一个初生的奖项,公众选择奖的影响力不能算小,但和奥斯卡是没有办法比较的,所以很快就被关于奥斯卡的讨论掩盖掉了。奥斯卡的提名名单还比较远,因此猜测这份名单,成为大家乐此不疲的工作。
对于公众选择奖来说,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难免也觉得有些失落——在好莱坞,任何奖项在奥斯卡面前都会觉得失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