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跟现实中农民工一样庞大且四处安营扎寨的侠客们,都收到自己的帮派的信鸽,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限内,回门派报道,超过时间,即驱出门派。在帮派内拥有一定地位的侠客,虽有怨言,却无奈的返回帮派,而仍然处于帮派低层的弟子,根本就不在乎这样的命令,反正被驱出帮派的话,他们的武功也不会被废掉,因为他们学的都是很大众化的武学。
但四强国的国主不是只发一道圣旨的,一道发给帮派,一道是发给各州刺史的;帮派召回弟子,刺史则守住各关卡,不让侠客出去,也不让侠客进来。所有的侠客都必须前往指定的地点,不可能是集中一地,这会给侠客们制造暴\/动的机会,各国各州根据本州的军力,制定出收容侠客的数量,然后上报给国主。
国主根据各州上报的公文,做出各种指示。
侠客们怒了,他们不是羊,怎么能够被圈禁起来?但这些愤怒的侠客要嘛无门无派,要嘛刚刚被驱出门派,所有高端、中端的侠客,要嘛回帮派内,要嘛身居官场,也就没有人领头。修为太差,又没有领头人,这些愤怒的侠客虽然声势浩大,却是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实际上也不说没有领头人,只是这些领头人都不出众,很难服众,那聚集起来的侠客就不可以超过千人。
只要没有万名以上的侠客聚成堆,对各州刺史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泸州的在册侠客数量为十七万八千六百五十三名(包括刺猬军团成员)。可以说刺猬军团前期的“遍地军寨”,实在是有先见之明,它不仅仅扼守住泸州各个官道的喉咙,同时也对刺猬军处理泸州境内的军事,发挥迅速、快捷的作用。
而在这场被侠客们称为“圈羊事件”的风波中,遍布泸州的军寨,盘查各路非泸州在籍侠客就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其实国主的两张圣旨也是有缓解的余地,即是某侠客入了帮派,但己经登记在某州,那也可以不回帮派,而回登记地,按现实的话说,就是遣返回乡。
泸州将近十八万的侠客,都并非象赤坦旦那样无门无派,至少有十万侠客是有门有派的,但他们即是泸州户籍的侠客,就可以选择在泸州活动不回帮派;不过,由于战乱的原因,很多早期侠客国破家亡,就成为流浪侠客,他们虽有帮派,却没有登户入籍,穿州过城四处探险。
这样的侠客数量至少超过百万之多,后晋潞州城大火,就是由这样的侠客造成的;四强国九郡国(益郡郡国可以无视)的国主、郡王下达的圣旨,就是针对这样数量庞大的流浪侠客。站在赤坦旦这样官位极高的人眼光来看,国主的圣旨一方面防止流浪侠客暴\/动,另一方面也有收拢人口的心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