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瘦粥的日子不好过了。在经历了几番折腾之后,鱼瘦粥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错了。但错在什么地方,她搞不清楚。现在的鱼瘦粥,不知道应该爱谁,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也不知道其他。每日里,她就是这么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她开始自言自语,絮絮叨叨,嘴里经常说着一些不搭界不着调的话,外人听不懂,她自己也搞不明白。
她母亲终于来了。到底是亲生骨肉,到什么时候也放不下的。母亲每天只是默默地为女儿做着一些日常家务,对母亲的出现和存在,鱼瘦粥没有任何多余的反应,她对母亲视而不见,两眼只是呆呆是看着某一个地方,一看就是半天,不说话,不笑,也不动。母亲做完了那点可怜的家务,也只是陪着女儿叹气。
母亲是个典型的园丁形象。园丁,这个称呼曾属于园林工人,后来,就被嫁接到了老师,特别是初级低年级的老师身上。母亲和父亲都是园丁,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的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良好的愿望和急迫的心情,导致他们过早地确认了女儿的天分,并采取了一些他们能力之内的类似拔苗助长的手法,比如,丫丫小时候发表的那些诗,说白了,就是他们两人的捉刀之作。等到女儿彻底进入了诗人意识,他们就已经无能为力了。
鱼瘦粥的意识在经历了一段混乱之后,这两天突然清醒了许多,她好像找到了什么灵丹妙药,又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精神有些振奋了。母亲赶紧跑过来找李春和菊英,让他们看鱼瘦粥的状态,并帮助分析。两人看了也感到奇怪,心里都有点害怕。他们的直接感受是:回光返照。但只是两人交换了一下看法,没敢对母亲说。鱼瘦粥嘴里不断地念叨着:会轰动的,一定会轰动的。谁都不知道她要的是什么轰动,要轰动哪里。
在鱼瘦粥的脑海里,的确闪现出一线亮光,这就是:死。死或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用一个生命的结束,唤起人们的关注,成为出名的契机,这可能是眼下的鱼瘦粥所能做到的,唯一有效的出名途径。可怕的是,当这个死字出现在她脑海之后,她竟没有丝毫的恐惧和不舍,反而有种找到了归宿的踏实感:早该如此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所以,鱼瘦粥表现得极为轻松,甚至是惬意。
鱼瘦粥的这个思想动态,最早是被菊英发现的。菊英比鱼瘦粥小几岁,比李春稍大些,和鱼瘦粥在一起,勉强能属于同龄人,又都是未婚女子,所以,尽管有爱好志趣上的巨大差异,还是有许多话可说。加上菊英带着母亲的嘱咐,带着李春期望的眼神和等候消息的急迫,就每天都抽出固定的时间,来陪鱼瘦粥聊天。鱼瘦粥属于十分单纯的人,本性也很善良,因此,菊英不负众望,很快就套出了她的实话。这天,鱼瘦粥的话题左右就离不开一个死。她向菊英普及了文学史上许多著名作家和诗人的死,他们生前寂寞潦倒,死后却加倍地为世人推崇。而且,他们多半都是自杀的,很少有人是老死病死。总之,他们死得都富有诗意,富有创意,真可谓死得其所。死,在他们的生命中,是点睛之笔,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鱼瘦粥因此得出结论,一个诗人或一个有志于出名的人,当他的其他方面的努力已尽力,那么,就应该考虑如何去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