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和洛寻想的差不多,影评人专栏一翻,绝大多数影评人给《烈日灼心》打的评分都不低,虽然中间也有些许批评的声音,但夹杂在许多夸赞中间倒是并不显眼。
老规矩。
看徐文静。
点开徐文静的专栏,对方果然写了影评,满分五分给了四分:“在暑期档就快结束的时候,院线里突如其来地来了这部非常不一样的华语类型片,主题上黑暗和光明二元对立面的打破;电影感上精准的调度、有质感的镜头语言;此外,离奇的剧情和目前内地最大的尺度,都让这部曾经被禁的《烈日灼心》散发出独特的气质。”
好嘛,上来就夸。
洛寻继续看:“官方给出的介绍是【灼烈揪心的追凶之途上,父女之情、同性之谊,交揉罪与义,情与法,在故事结尾却发生了变化】,而电影本身的故事,却比这个介绍还要复杂。”
洛寻也这么想。
他拍摄《烈日灼心》的悲剧性主题,就是因为觉得这个主题值得挖掘,辛小丰和阿道几个所谓东躲西藏的杀人强奸犯,实际上却以反向的形式生存着,这代表着人性中善的至高点以及道德的最高标准。
他们其实很善良。
所以他们一直做着“因善良送死”的行为,甚至到最后,剧本要以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把他们各自推向了死亡道路,更赋予悲天悯人为由,可惜在这个过程中,电影逐渐丧失了可信度和普世性,使其像是过度偶然的巧合堆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虚假——
这是电影的弊端。
但洛寻明知道有这样的弊端,却还是将之拍摄了出来,因为他觉得这电影,意识形态大于剧情本身,从一开始所有人就无路可逃,真实也是如此。
当道德与法律交锋——
段亦宏饰演的警察对灭门案的穷追不舍,直到最终酿成悲剧,如同电影中一句点题的台词:“法律,是介于神性和动物性的合体,它非常可爱,它知道你好,又限制你没法恶到没边儿,哪个人心里没有那么点脏事儿。”
烈日灼心啊。
双方这种“法外之徒”的内核被最大程度放大,人物之间展示的不是单纯的冲突和对立,有人误会段亦宏对戏中的自己有基情,其实是一种和解与温情,这样的立足点非常牢固,也足以令人感怀和深思。
如果再来一次。
我会换个拍法吗?
看了这么多的评论之后,洛寻内心问自己,然后他发现自己竟然有些动摇了,或许自己不必追求结局的身份反转,直接把最后十分钟掐掉,改成从注射死刑后进入到原著《太阳黑子》的结局,再跟上面聊聊争取到更大的尺度会让电影更精彩?
摇了摇头。
洛寻觉得这样的问题思考起来没有意义,同样的问题去问每一个导演,问他们重新拍摄自己的某部作品他们会不会做出改变,但凡不装逼的,基本都会有改变的意图,毕竟人没办法无视他人的态度,总会下意识想着趋避厉害,而且电影只有正式上映,一些缺点才能暴露出来,只是缺点具体是哪几点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