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逵没让朝廷失望。
中路军的奏报表示,已经与东西两路军取得了联系。
尽管讲明了东路军的狼狈,但还是按期完成了合围大局。
……
应该已经开打了吧?算算时间,这时候北辽的进攻命令应该已经到了联军前线,西夏人即便是没有接到命令,在那样的情况下,也会随同出战的。
赵曦睡不着,再一次起身了,内监过来要帮忙更衣……赵曦摆手阻止了。
一个人北向而坐,自己泡一壶茶,没让内监点太多的蜡烛,只是隐约能看见就行。
茶香萦绕,赵曦的脑子里却飞去了忻县一带……
“三哥……”
滔娘给赵曦披衣,喊的一声三哥有些哽咽。
儿子出征,为娘的就没有一天歇心过。
早知道当初不应他了!
儿子说了,宗亲开始允许考举,允许出外做官,如果皇家继续养在深宫,最终这大好河山就有可能出现意外…~这是说服他的理由。
况且,三哥的经历,是儿子最好的榜样。
可是,她就是放心不下远征的儿子。
“不用担心!我在儿子这年岁,千军万马中脱身没问题,儿子也如此。”
“况且,我将王舜臣、折可行、种建中和周桐一并交给他了,这四人都是一等一的强悍,甚至比我当初的四大护卫还强。不用担心,儿子会没事的。”
赵曦拍了拍滔娘的手,轻声的安慰。
对于儿子的安危,赵曦确实不担心。他忧心的还是这种大军团作战。
狄青毕竟还是传统的主帅,这些年虽然留在讲武堂,也接触了所有工坊城的新式火器,可对于大军团火器作战…~他狄青不知道能否明了。
这个时代,对火器最熟悉的,恐怕只有自己了,那怕没经历过大军团作战,自己也是最好的指挥官。
可惜,自己不能亲临……不是赵曦不敢也不是不想,是不能。
倘若是国朝主动发起战争,御驾亲征的好处很多,现在是人家打到家门前了。一旦御驾亲征,指不定会有怎样的想法……
想当年,真宗朝的那一次,都已经考虑南迁了。
赵曦不想把已经壮起来的胆再一次被吓破,只能做这种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把戏。
赵曦也知道自己的担心有些多余,就凭现在国朝军卒的装备和新军的战术素养,是不可能存在溃败的,甚至连关城丢失都是意外,可他还是心里忧忧着。
赵曦的担心确实有点多余了。
狄青很轻松,骑兵不适合攻城,散兵更不适合攻城。
不管他辽夏联军是否真的懂得了防备火药弹,攻城的方法不会变,还必须用特定的那些物事,那几种办法。
攻城车、撞木、投石机以及垫土接墙。可惜,这样的方法在有了火药弹以后,便越来越无效了。
开始时,辽夏联军用散兵靠近关墙,根本不用搭理,新军是真正的服从,是真正的令行禁止,比原来的西军还严明。
除了有些校尉拿那些散兵比准头,用火枪打着玩,没人搭理那些靠近的散兵。
都是讲武堂的,这次出征相当于太子亲军,不受他狄青节制。由着他们玩吧。
火枪的射程其实不如强弓,更别提床弩、八牛弩了。不过也有玩的好的,就比如讲武堂的王舜臣,他属于速射并准头很好的,弓箭,王舜臣用三石弓也射不了多少箭,可用火枪,就是超过了火枪的射程,王舜臣一样可以击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