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王安石不得不承认,吕惠卿和章惇所说的,是对大宋而言最合适的做法。
不管是面对北辽朝廷,还是跟耶律乙辛周旋,这样完全可以做到进退有序。
还是最能实现大宋利益的办法。
这事需要他向官家奏请……
王安石还是想多了,这本来就是赵曦想要的结果。
“内阁议定的?”
“回官家确实如此。诸位阁老一致认同的策略,朝廷将双向准备。”
“由于耶律乙辛这边消息闭塞,可考虑拖延,根据与北辽谈判的进程,来决定如何处理耶律乙辛这边的问题。”
“当然,为避免在谈判过程中,北辽朝廷向耶律乙辛逼迫,内阁议定,先让边军允许耶律乙辛必要的情况下入境。”
“这个入境,并不是说进入国朝境内,而是进入国朝新占领的区域,接受国朝大军的庇护。”
“至此,国朝便能做到进退有序。”
王安石说这些时的表情,让赵曦能感觉到他的无奈。
想来王老头挺憋屈。
“王相认为,不管是君还是臣,一生中什么最重要?”
王老头越来越贴合首相的角色了,赵曦还真不想让他憋出毛病来。
“老臣说不好。”
“那朕来说…~”
赵曦真怕这拗相公跟自己讲什么大义,讲什么气节,讲什么千古留名。
赵曦相信,王安石有这样的抱负,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朕以为,不管是君王还是臣工,处于朝廷,便应该以国朝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谓,达则兼济天下。”
“身份决定责任,身份决定立场,身份也决定行为。居乡野,持正气,保大义,身正名望,这无可厚非。”
“可是居庙堂呢?朝政千千万,岂是一个正气可解决的?若只有正气正义,朕以为唯有监察衙门是最佳职衔。”
“不说朝堂臣工之间,就说与他国的交涉,那一次不是尔虞我诈?凭一身正气,能让敌人跪服脚下?不能。”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虚无。可国朝如今有绝对实力吗?或许有,但那需要怎样的过程?”
“北辽不是西夏,地形不是,王朝模式和体制也不是。北辽是一个比国朝更早的统一王朝。虽然日渐衰落,但北辽仍然有一战之实力。从这次北辽内乱就可以看出,北辽朝廷的腐朽,还远远不到崩溃的地步。”
“耶律乙辛谋反,女真四部趁机作乱,更有苏州以及大草原的部落混水摸鱼。结果如何?北辽硬是扛住了,用了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将境内所有的乱事平息。期间还有国朝尝试性的出兵北上。”
“由此可见,北辽虽不是巅峰,仍然有着庞大的实力。国朝谋划燕云十六州,面对北辽如今的境况,该如何选择?”
“是用将士们的尸骨和鲜血堆出燕云的功劳来,还是说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尽可能的减少大宋将士的伤亡?这一点,朕相信王相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
“介甫,所谓千古名,从来都是有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没有这个权利和资格。历史,本来就是被粉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