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产的管理工作不应该牵扯学校太多的精力,投资工作理应交给更专业的人士。”
陈大同不善言辞,一个回合就败下阵来。
武平接着补上:“夏总,我也知道国外名校的校产管理方法更为科学,但国内的思想观念一下子没办法扭转过来,而且由名校lp认购基金份额, 在国内还没有先例。
直接照搬国外的模式,很难说不会出现问题。”
夏景行脸上保持着淡淡的微笑,事实证明, 名校搞校产,基本搞得一塌糊涂,债台高筑。
这一套其实也是学自国外的,把实验室产品变成市场化产品,通过卖出技术转化成盈利,再拿去反哺科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如今,这套模式似乎都还可行。
但如今,名校已经不再是最强科研机构的代名词了,依靠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组装电脑等技术就在国内纵横捭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时候名校就应该顺应时代的变迁做出改变了。
还抱着老一套不放,迟早吃大亏。
前世夏景行曾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详细的对比了高校与国内顶尖科技企业的技术差距。
青木大学能做云计算和5g吗?根本做不了,掌握最强民用技术的机构已经变成了各个科技巨头。
技术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还搞什么校产。
国外名校通常是采用与科技巨头合作研发科技项目、认购金融巨头旗下基金的形式来保持自身的领先地位。
夏景行打算劝一劝付校长,把青木大学的校产交给远景资本来管理,绝对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合作建立后,青木大学能躺着赚钱,远景资本和复兴工业也能够对这所国内顶级高校施加更强的影响力。
听完夏景行的合作方案,付秉林彻底坐不住了,惊呼道:“认购远景资本的基金?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
夏景行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付校长一个物理学家还挺懂金融的。
“当然是以人民币基金为主啊!青木大学要是有美元的话,也可以开放美元基金给你们认购。”
付秉林对夏景行提出的合作方案还是很感兴趣的,他听说中投买了远景资本旗下基金,已经赚麻了!他也想让青木大学跟着麻一下。
不过涉及到校产改革,里面的问题非常复杂,关系也盘根虬结。
哪怕他是校长,想在内部推动改革,也是阻力重重。
他看向坐在身旁,一直旁听不发一言的丘勇,想听听这位后起之秀的意见。
“小丘,你是年轻人,对这些新鲜事物消化吸收的比较快,你怎么看待拿校产去认购基金的问题?”
夏景行也饶有兴趣的看向丘勇,这位未来的青木大学校长跟他还是老乡,接手青木的时候已经快成烂摊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