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学的正门,进入这座国家最高等级的学府。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周公的高大雕像。
这座从秦岭之中的巨石雕刻出来的周公塑像,目视前方,一手持书简,一手持利剑。
在基座上,刻有周公的名言: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在周公像前,即使是刘彻,也恭敬的走下撵车,对着这位圣人深深一拜。
而群臣文武以及太学博士、学生,更是纷纷大礼参拜,比起后世的士大夫贵族尊崇孔子时的礼仪还要严肃。
这也是周公本该享有的地位。
他是严格意义上,真正的如今的中国文化和传统、制度的缔造人。
诸子百家,哪怕是杨朱学派,对这位先贤,也是尊为圣人的。
孔夫子更是将周公视为自己的老师——而他自己,则是周公文化和精神的继承人。
所以,孔夫子晚年曾经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而这几年,在刘彻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之中,周公的地位,更是被拔高到了一个近乎于后世孔夫子才能享有的地位。
除了没有公开册封和追封外,其他所有能想到的赞誉,刘彻都往周公身上贴。
这虽然让大臣和世人有些奇怪。
但也没有人去深究。
于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刘彻彻底断绝了后人找孔夫子或者老子后人,立个泥塑雕像,玩什么至圣先师的可能性。
至少刘家子孙,没有玩这种把戏的可能性了。
原因很简单。
周公的地位已经是如此高了。
假如,有人想册封孔子或者老子、韩非子什么的后人。
那么,周公后人要不要册封?
而遗憾的是——孔子后人、老子后人,都还有传续。
但周公后裔,早就已经散落于茫茫人海之中,飞入了五湖四海之间。
拜了周公像,刘彻就在太学之中,视察了一遍。
这种作秀的表演,他很擅长。
进入太学的教室,察看坐席,到食堂之中,揭开饭锅,拿个包子馒头,咬一口,再勉励一二,严令有司:再穷不能穷太学,再苦不能苦学生,一定要给太学学生和博士们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
顿时,引来无数学生和博士的感恩。
然后,刘彻更是在侍卫们的保护下,深入太学的宿舍楼,与学生代表亲切交谈。
嗯,这学生代表,一个姓申屠,一个姓张,分别是故安候、北平候家族的子弟。
最后,刘彻来到了博士们住的教师楼,亲切慰问和看望了在太学之中‘甘于清贫’的诸博士官们——虽然‘清贫’的博士们,哪怕是最低级的六百石博士,也是住的独栋宅院,还有国家配备的侍女、下人、管家、车夫。
至于那两千石博士们,人人的家宅,都是按照两千石官员的官邸建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