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朝廷也不知道从哪得了一本中国的兵法,竟然照着摆出来了名阵八阵图中的天覆阵。
闻焕章看完,道:“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他这天覆阵摆得不错。”
刘锜说:“古今异宜,夷险异地,岂可按一定之图?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若于平原旷野,猝与敌人相遇,怎能来得及按图布阵呢?且如按固定阵式摆布,敌人对我军虚实即可一目了然,如日本这般,我以奔雷车正面突破,他岂能不破?”
刘锜又说:“阵而后战,兵之常法,然势有不可拘者。且运用之妙,存于一心,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一想也是。
刘锜所说“运用之妙”的“妙”,其实就是“灵活性”,它是聪明的指挥官的出产品。灵活不是妄动,妄动是应该拒绝的。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基于这种运用之妙,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就能较多地取得胜利,就能转变敌我优劣形势,就能实现我对于敌人的主动权,就能压倒敌人而击破之,而最后胜利就属于我们了。
刘锜所说出的“运用之妙”一语,是刘锜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通过家传以及这些年来的战斗实践总结出来的,不但在指挥作战方面已经体会出一些极为高明的道理,已经有了敢于突破陈规和传统做法的真知灼见,而且还具有坚强的自信。
众人心想:“难怪陛下器重此人,真大将也!”
而刘锜所摆的阵法,看起来有些像锥型阵,却又似是而非。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般的锥型阵都会用最精锐的骑兵打头,比如江鸿飞和耶律延禧决战时,联军方面就是用西夏的铁鹞子打头。
可刘锜并没有这么做,刘锜很出人意料地以奔雷车打头,而且这奔雷车所摆的也不是锥型,而是宽椎型(也就是倒三角形)。
还有,奔雷车后面跟的也不是精锐骑兵,而是骑着马的工程兵!
再往后还不是精锐骑兵,而手持弓弩的步军。
再再往后才是由精锐骑兵组成的锥型阵的两翼。
对于刘锜所布的“锥型阵”,不少人都提出过异议,认为刘锜根本就不按古人的阵图布阵,甚至认为刘锜将这场大决战当成了儿戏。
刘锜听完,说:“此阵乃陛下亲授,名为闪电阵,此战我准备施展陛下传我的闪电战。”
刘锜说出,这闪电阵和闪电战乃是出自江鸿飞之手,那些反对的声音,一下子就全都没了,再也不过问刘锜怎么指挥这一战了。
而此时,刘锜论阵法和阵图,其实也是对这些人回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