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见证了岁月的流转,更彰显了治世与乱世之间的天壤之别。
老将还深情地回忆起了赵宋王朝末年的霸州惨状,那是一段不忍回首的历史。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性扭曲,道德沦丧,易子相食,病死饿死者比比皆是,尸体上插着纸标,公然在市集上售卖,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即便是身为牙兵的他们,也未能幸免于难,大多骨瘦如柴,饥饿难耐,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更为可悲的是,赵宋朝廷非但没有体恤民情,反而变本加厉地压榨百姓,强制要求河北、山东等地转运粮食支援前线,使得本就风雨飘摇的民间经济雪上加霜。
加之连年灾荒。
百姓生活更是难以为继。
于是,起义、造反之声此起彼伏,义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令赵宋朝廷焦头烂额。
然而,面对这汹涌澎湃的民变浪潮,赵宋朝廷非但没有反思自身的过失,反而选择了更为残暴的镇压手段,导致国力空耗,兵力衰竭。
这一切的根源,皆在于赵佶的穷奢极欲与好大喜功。他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不惜大兴土木,广征奇珍异宝,设立花石纲、造作局、应奉局等机构,搜刮民脂民膏,致使百姓苦不堪言。花石船队所到之处,无不引发民愤,桥梁被拆,城郭被毁,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反观如今的大元帝国,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这不禁让江修等皇子感慨万千,他们深知这一切的得来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为大元帝国效力的决心。
将士们则纷纷表示,正是因为有了江鸿飞这样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以及有他们这些优秀的皇子,他们才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守护这片繁荣的土地。
江修等皇子对军中此类言论早已司空见惯。
事实上,江修等皇子在军中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不过那时,大元将士说的全都是,为他们的父皇江鸿飞而战、为他们的父皇江鸿飞效死。
如今,这些大元将士把他们也加上,把大元帝国也加上,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曝光了。
历经数年征战,江修等皇子愈发深感他们的父皇江鸿飞的伟大,犹如高山仰止,难以企及。
他们暗自思量,若能及父皇之万一,便心满意足。
赶超?
那岂是凡人所能为?
如今,他们的父皇,在他们心中,已近乎于神!
他们拿什么跟神比?
……
自从一众外出历练的皇子归来,江鸿飞便以信任之名,将大元帝国的治理重任全然托付于他们和一众宰执的肩上,连对西夏的收尾工作,他也仅仅只是掌舵方向,放手让这群未及弱冠的青年皇子和一众宰执大臣全权处理细节与决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