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大多数红军游击区没有巩固的后方,部队无法得到休整和补充。他们备尝各种艰辛,迎接无数挑战,不断有人掉队,有人叛离。斗争越来越激烈,困难越来越大,但更多的游击队员们仍然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顽强地坚持斗争。
国民党军队采取连坐法,明发告示“一家通匪,十家连坐,一家窝匪,十家同祸”。红军游击队员不得不经年累月穿梭于崇山峻岭之中、茅草密林之间,真所谓“恶风暴雨住无家,日日夜夜转战车”。
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封锁,老百姓也没办法把粮食送到山上,游击队员经常断炊。据*后来回忆,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吃的大都是苦菜和竹笋。在《赣南游击词》中他很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场景: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没有房子住,游击队员不得不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同样是在《赣南游击词》中,*这样写道: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天明。几番梦不成。……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
*在战火间隙写就的诗词,为我们了解当年的情势提供一个观察的视角。正如*所说:“在*同志留下的诗篇之中,特别有一篇《赣南游击词》是以形象思维,吟唱了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战斗生涯的。”我们既能看到红军游击队员斗争环境如何恶劣,同时也能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以*为代表的**人不惧艰险、不怕牺牲、不到最后绝不放弃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其中,《梅岭三章》最能体现*等**人的这种精神。1936年冬,国民党军队“清剿”*和*所活动的赣粤边游击区。*等人被围困在梅岭的丛山密林间,与敌人周旋长达二十多天。考虑到可能难以脱身,他于是写下了“绝命诗”: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留下绝笔的当天,敌人并没有进山搜查,第二天也出人意料的平静。于是,*和*派人到山下打探消息,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发生了“西安事变”,*被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了起来。围困梅岭的国民党军队纷纷从游击区撤走,其他的反动武装也龟缩在碉堡里,不再出来寻衅。这才解了梅岭之围,*与*侥幸脱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