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还会回到当初的样子。
这是王朝的宿命轮回,是难以改变的情况。
人心。
终究是极其复杂的,**是无止境的,得陇望蜀之人,简直不要太多。
苏澈所追求的「天下大同」,其实也是孔夫子的终极目标。
为了这个终极的目标。
孔子所行的道是仁道。
他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立人极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走向他理想中的世界「大同」。
在孔子的理想世界中,那个大同的世界里。
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
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
如何能做到这一切呢?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可以说,孔子是比苏澈更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为了这个理想,他终其一生,都在付诸行动,做出自己的努力,即便他清楚知道,自己的学问并不适合这个时代。
圣人之人,岂是浪得虚名?
孔子摇了摇头说:「我也想让天下大同,可大同之路,何其遥远,这是难以实现的目标,我为此行我的仁道,就是想着能逐渐走向这个目标……」
「所以,我无法解答你的问题,因为这个回答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或者说,没有一个能实现的答案。」
「你对此有什么见解吗?」
很显然,孔子看出了苏澈的意图,看出了他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听着孔子的话,正坐的苏澈稍稍直起身子,开口道:「我有一些浅薄的见识,想说给夫子听一听,请夫子能指点一二。」
「请说。」孔子闻言,表情认真了许多,同时也尽量坐直了身体,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苏澈缓缓说道:「我认为您的道路并没有错,所谓「大同」,只是一种模糊的愿景,与其
说是政治制度的重建,不如说是精神上的涅槃。」
「您推崇仁道,推崇公心公行,推崇天下为公,这并没有错,可是,我认为这很难做到!」
「既得利益者往往很难做到真正的共情,也做不到公心公行。」
「富人和掌权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穷人的处境和情绪,他们不会理解为什么会有人饿死,既然吃不到粮食,那吃肉不就行了吗?」
「为什么会贫穷?把闲置的宅邸,租借出去,把闲置的马车让下人拉客,不就行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