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枝梢抖动,湿哒哒的南街路上,陆续地支起摊子,热闹的吆喝声响起,朴素古街重新恢复往日的人气味儿。
许黟回到家中,提着药材的手已经冻得生疼,他在箱柜里翻出夹棉袄子穿上,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如今药材都买回来了,就该尽快动手把消食丸做出来。
许黟没歇息,去到灶房里挑选一会儿,找出可以用来装药的工具——土陶罐、陶盆、陶碗。
一切准备就绪,是时候发挥他的用处了。
历代中医中,有不少关于消除积食的药方,其中又有不同的形态,或是散,或是汤,或是丸。能健脾消积食,开胃去嗳气,有疏肝解郁、健脾益气等功效。
出自不同人,配方也会有所不同。许黟要做的这个消食丸叫做新安县消食丸。
它出自于清朝道光年间的著名中医陈青云之手,陈青云为了劳苦百姓能吃到便宜好用的消化药,就研制出来“理气化滞散”,后又经过改良,把它制作成方便服用的药丸,俗称消食丸[注1]。
而后,这消食丸延续两百多年不衰,到了现代,依旧有不少家庭将这消食丸选做家里的常备药,可见其药用价值有多高了。
许黟同样出生在医学世家,从他祖爷爷起,他们家就开始行医。关于消食丸的配方,他自然是有的,不仅有,当年他家还改良过新安县消食丸。
制药对他来说,虽还没到得心应手的地步,却也非常熟悉。
他挑出其中的神曲、枳实和麦蘖,这几种都是需要炒熟的,还有一味阿魏则是需要用醋来浸泡,再另外研制才能使用。
准备好这些,许黟选用汤泡蒸饼再搓成丸的制法。
先是把山楂蒸熟,去掉外面的表皮,留下里面软糊糊的果肉。
山楂味酸微甜,吃着开胃,蒸熟后,具有消积化滞,改善肠胃的功效。把这些山楂肉挖出来放置在碗中备用,许黟接着处理其他的药材。
青皮、陈皮等药材都要浸泡到软化,手能轻易捏碎的程度。接下来就可以把这些药材捞出来装进蒸笼,隔着水把药材再蒸熟一遍。
蒸好,许黟就可以将全部药材混成一起,用擀面的工具,擀成薄薄的饼状,再用刀切成大小同样的小方块。
小方块放在手心,搓呀搓,就能搓成梧桐子大小。
也就是两公分左右的丸子,能刚好一口含在嘴里嚼着服用。
许黟的启动资金有限,买来的药材做成消食丸数量不多,只做出来八十颗。
搓好的药丸需要阴干,许黟便把它们铺在簸箕上面,架在灶房里的木架子上。
这木架子还晒着熟首乌,雨天难干,熟首乌还得继续晒着。
从灶房里出来,许黟见外面天色渐渐灰暗,这会再去做晚饭,有点来不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