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知,如今从汴州到洛阳,一直到陇西,沿黄河一线,这样开山种树,卖枝烧炭的农民,不计其数!”
“这些人原本都是流民、佃户,都是无田无产的破家之身,谁也没有想到,会从这荒山之上找到了生计。”
“那挺好的。”武则天也笑了。
这么说来,还算是一项福祉了呢。
指着山坡道:“记得朕还年轻的时候,随先帝到洛阳行宫来,就看见远近山头光秃秃的,上面的树啊,草啊,都被砍光了。”
“那时朕就和高宗讲,这光秃秃的多难看。”
“可是先帝却说,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洛阳城民数十万,总要烧柴,总要用炭,没见长安四下也是一样光秃秃的吗?”
“现在好了,烧炭的自己种树,不耗前人所赐,实在是功德啊!”
“陛下,还不止如此呢。”穆子究接过话头,“正如陛下所言,前人所赐啊!”
“陛下想想,若我们把前人所赐都砍光了,那我们的子孙后代何来前人所赐?他们怎么办?”
“......”武则天若有所思,“他们...想必是恨我们的吧?”
“陛下再想想,这大河奔流万里,乃我华夏根基之所在!树木都被咱们烧了,只剩荒山黄土,再无树根固壤,又将是怎样的景象?我们的子孙后代又当如何看待我们这些前人?”
“......”
武则天这次好好的想了想,深思良久,终露一笑,“这么说来,这些炭农是功在千秋了呢!”
“是啊!”
吴宁一声长叹,其实他也没想到,当年小小的一家炭窑,会给这个世界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没有压制炭。人们只能伐大木烧炭。所以,满是葱翠的黄河中上流变成了黄土高原,孕育华夏璀璨文明的母亲河也成了吃人的黄龙,年年泛滥,年年汹涌。
“谁能想到,大地孕育的生命开始反哺大地,不但给了无数个家庭生的希望,也让子孙后代可以像我们一样说一句‘前人所赐’!”
武则天点头,笑的很开心。
“只是......”吴宁话锋一转,“只是陛下可知道,这些伐下来的枝叶是用来做什么炭的吗?”
“什么炭?”
“乌竹炭!”
“乌......”
“没错!就是八年前,陛下从吴宁那里抢来的那个乌竹炭。”
吴宁严肃起来,“谁也没想到,短短八年,房州的那家小炭窑已经把新炭传播到了大周每一个角落。”
“少烟、耐燃,又便宜等诸多优点,让它很快的取代了旧炭,也让它养活了无数个家廷,改变了荒山地貌。”
“陛下您说,这是多大的功劳啊!”
武则天怔怔地看着穆子究,慢慢地细品他的话,良久方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