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耗子也挺好,至少证明朕的国库不是真的空荡荡的……朕丢一锭银子进去,你说它们会不会拿去买粮……”
耗子自然没办法用银子去买粮。
赵祯只是借此告诉所有人,国库里的耗子,也需要施舍。
耗子在国库里都活不下去。
由此可见,朝廷该有多穷。
赵祯有雄心,要做大事,自然不可能看着国库一直空下去。
李迪奏请的消除满朝文武头顶的寄禄职的奏请,深合赵祯的心意。
李迪早早的就跟赵祯通过气,赵祯也暗中找人细细算过。
不算还好。
一算之后发现,朝廷每年发给寄禄职的俸禄,远比实职多了近两倍多。
几乎朝堂上所有的官员,头顶上多多少少都会有寄禄职,多则七八个,少则也是两三个。
甚至一些身负寄禄职的官员,不用上朝,不用坐衙,不用理政,每个月还领着高额的俸禄。
所以,李迪要消减官员们头顶的寄禄职,赵祯是赞同的,举双手赞同的。
消减了官员们头顶上的寄禄职,只要大宋境内不出现什么大灾大难。
十年之内,国库可以被填满。
国库被填满的时候,封桩库大概也会被填满。
赵祯自己的内库,也会被填满。
届时。
赵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
比如,用钱砸下燕云十六州。
而李迪奏请的修订律法的事情,不仅会自上而下的查处贪污,同时也会抑制土地兼并,等多处弊政。
其中有关于新商法的修订,更是能让国库被填满的时间,缩短近一倍。
对此。
赵祯也是举双手赞成。
因为修订律法,不仅能帮赵祯带来大量的钱财,同时也能帮助朝廷铲除许多已知的毒瘤。
可以说,李迪的两个提议,对朝廷有百利而无一害。
赵祯没有不赞成的道理。
可是。
反对的声音很大。
非常大。
李迪不过刚刚递上了奏疏,他还没有决定要不要采纳李迪的建议,就已经有人蠢蠢欲动的上书弹劾李迪。
甚至一些经久不历朝政的老臣,也纷纷跳出来指责李迪。
赵祯敢肯定,一旦他答应了李迪的奏请。
李迪将会被朝野上下所有官员淹没。
而他这个官家,也会遭到朝野上下的官员们弹劾。
至于朝野上下的官员们,会在私底下闹出什么幺蛾子,为难朝廷,逼迫他妥协,那就不得而知。
但赵祯可以肯定。
朝野上下的官员们闹起来,动静一定不会比上一次裁撤中原府邸的厢军们要小。
赵祯现在不知道自己是该点头,还是该摇头。
点头。
江山社稷将会陷入到动荡之中。
摇头。
坐看江山社稷继续糜烂下去。
赵祯神色复杂的看着李迪,无声的张了张嘴。
“李卿……”
犹豫了许久以后,赵祯开口呼唤李迪。
李迪踏前一步,抱着朝笏道:“臣李迪奏请官家,为充实国库,消减满朝文武身上的寄禄职。”
“朕……”
赵祯刚说了一个字。
就听李迪刚正的道:“我朝立国之初,太祖皇帝为了避免贪腐荼毒百姓,给朝野上下的官员,多次增加俸禄。太祖皇帝希望朝野上写的官员,借着朝廷的俸禄吃饱,别把手伸向百姓。
然,太祖皇帝小逊了人的私欲。
一些个官员,在拿了朝廷的高额俸禄以后,仍旧不满足。